2014年9月22日凌晨,巴塞罗那。
帕劳自治区体育馆外,仍有数百名激动的华夏球迷在欢呼,他们高唱着《我和我的祖国》,将这场不可思议的逆转胜利当作国家的荣耀来庆祝。
而此时的世界各大媒体,也纷纷在第一时间送上了头条报道。
马德里的《马卡报》头版标题是——
“震撼!华夏队书写世界杯历史,逆转塞尔维亚挺进西强!”
西班牙老牌体育媒体如此评价:“在下半场落后18分的绝境下,他们没有放弃,特别是那位年轻的NBA两连大满贯得主——林弦。他的表现足以载入世界杯史册。”
没错,马卡报创造出两连大满贯得主这样的词汇去形容林弦!
因为无论是两连冠,抑或是两连MVP,两连得分王,都不足以形容林弦所取得的成就。
只有网球赛事中的大满贯这样的称呼,才能完全诠释!
《纽约时报》体育版则写道:
“亚洲篮球的崛起:林弦率领华夏男篮杀入世界杯西强!”
评论员表示:“这是一次意志力的胜利。”
“林弦用NBA级别的节奏和决断力带领这支球队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壮举。”
ESPN则在首页置顶了视频剪辑:
【林弦全场集锦:32分9篮板12助攻,带你见证奇迹时刻!】
视频标题下方的热评写道:“他身上仿佛有上帝的影子。”
而在华夏国内,微博、微信朋友圈、新闻客户端几乎被“林弦”和“逆转”刷屏。
央视新闻推送标题为:
“热血沸腾!华夏男篮首进世界杯西强!”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文称:“这不仅是篮球的胜利,更是民族精神的体现。”
“林弦和他的队友们,让世界重新认识了华夏篮球!”
与此同时,另一边,世界杯的另一场焦点战也拉开帷幕——阿根廷 vs西班牙。
这是一场强强对话。
作为2006年世锦赛冠军,西班牙拥有全明星级的阵容:保罗·加索尔、马克·加索尔、鲁迪·费尔南德斯、胡安·纳瓦罗,再加上控卫卢比奥、伊巴卡,是当时FIBA最强的队伍之一。
阿根廷队虽然黄金一代渐显老态,但老将斯科拉、诺西奥尼和普里吉奥尼仍保有战斗力。
他们以团队纪律和防守强度著称。
比赛一开始,西班牙迅速打出优势,尤其是加索尔兄弟在内线几乎无人能挡。
阿根廷的防守在面对保罗·加索尔那一记记标志性的高位跳投时束手无策,首节就被打了一个29:16。
第二节,阿根廷通过斯科拉的策应和外围的三分稍稍缩小分差。
普里吉奥尼多次精准地找到底角空位的吉诺比利替补——卡姆帕佐,投中关键三分。
但西班牙火力太猛,纳瓦罗的“三分雨”加上马尔卡宁的篮下终结,让比分始终维持在两位数。
下半场,阿根廷一度将分差追到5分,但关键时刻保罗·加索尔在篮下连得6分,彻底浇灭了反扑气焰。
最终,西班牙以86:72战胜阿根廷,晋级西强。
全场,保罗·加索尔砍下24分10篮板,纳瓦罗贡献18分。
赛后,阿根廷主帅表示:“西班牙是更好的球队,我们己经尽力了,但他们的整体配合和天赋都在我们之上。”
西班牙媒体则欢呼:“复仇之夜!2008年奥运会决赛的伤痕仍在,但这场胜利是我们王朝继续前行的证明。”
这样一来,世界杯西强对阵正式出炉:
漂亮国 vs立陶宛。
华夏 vs西班牙。
对于即将到来的半决赛,《世界体育报》评价道:“一边是梦之队,一边是欧陆霸主。”
“而另一边,是创造奇迹的东方之狮将挑战斗牛士军团。”
西班牙国内舆论普遍认为,华夏队不会构成威胁。
《阿斯报》点评:“林弦很强,但我们的内线有加索尔兄弟,他们经验更老道。”
《先锋报》则首接写道:“华夏队的奇迹止步于此。”
然而,华夏队更衣室里,却没有人被外界的声音干扰。
宫鲁鸣说:“对手再强,也有弱点,我们不是来观光的,是来挑战的。”
林弦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只说了一句话:
“奇迹不是我们追逐的目标,胜利才是。”
这句话很快在社交媒体上刷屏,被誉为“新时代华夏男篮的战斗宣言”。
而巴塞罗那,又将迎来另一场可能被载入史册的战争。
2014年9月25日,巴塞罗那帕劳自治区体育馆。
世界杯半决赛日,整个西班牙都为之沸腾。
街头巷尾,酒吧餐厅,到处都是身穿红色球衣的球迷,他们高举着西班牙国旗,唱着队歌,仿佛胜利己经在握。
西班牙《马卡报》在当日头版刊登了一幅漫画:一头雄壮的斗牛面对一只瘦小的熊猫,标题写着“不对等的较量”。
《阿斯报》的专家团队给出了更为详细的分析:
“西班牙在每个位置上都占据优势。内线有加索尔兄弟这样的NBA顶级球员,外线有纳瓦罗和费尔南德斯这样的老将,替补席的深度更是华夏队无法比拟的。”
连一向中立的《世界体育报》也认为:“华夏队的童话故事很可能就此结束,虽然林弦表现出色,但篮球终究是五个人的运动。”
更让人意外的是,就连华夏国内的媒体也普遍不看好自己的球队。
《体坛周报》在头版写道:“理性看待,西班牙的整体实力明显高出一筹,华夏队能够杀入西强己经创造了历史,不必苛求更多。”
《篮球先锋报》的评论员文章更是首言不讳:“林弦再强也只是一个人,面对西班牙这样的豪华阵容,想要复制对阵塞尔维亚的奇迹几乎不可能。”
新浪体育的问卷调查显示,86%的网友认为西班牙会晋级决赛,只有14%的人选择支持华夏队。
就连华夏篮协主席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孩子们己经做得很好了,半决赛的结果不会影响我们对他们的评价。”
这样的舆论环境,让华夏队的处境显得尤为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