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游记:中国灵异故事精选
暗夜游记:中国灵异故事精选
当前位置:首页 > 悬疑 > 暗夜游记:中国灵异故事精选 > 第47章 熹微照潭心

第47章 熹微照潭心

加入书架
书名:
暗夜游记:中国灵异故事精选
作者:
霍言
本章字数:
6444
更新时间:
2025-03-09

第一卷·神仙书院

建溪上游的占城弄这两年多出座山神庙。青面红髯的神像旁塑着二丈高的持鞭判官,角落里整整齐齐码着三十六个陶土童子,眼神活泛得像是会转。烧香的老汉常看见朱漆供案上落着水迹,仔细看去倒映着粼粼波光,仿佛通向某处深潭。

此刻巳时刚过,延平府往福州官道上洒满春煦。白面书生擦拭着湘竹笔杆上的青苔,抬袖时露出一截鲜红的指甲。"我这套策题可是从秦太师门人那里求来的,先生后日要考较八目要领,必得仔细些。"草丛中咯咯笑声里钻出个头簪野菊的少女,绯色裙裾扫过处尽是缤纷落英。

说话间整座林子暗了下来。层云像被钉死在苍天西角,澄澈的溪水突然翻起泥浆。穿云裂帛的尖啸刺得耳膜生疼,西边天际忽地绽开五色虹气。野菊少女蓦地噤声,缩着脖子往书生身后躲:"朱先生又去后山训龙了..."

第二卷·十蛟遗刻

暮色像滴进砚台的松烟,渐渐洇透崎岖山径。朱熹将发梢凝结的冰碴拢进玉匣,荒草断碑在月光下显出诡异纹路。二十年前他被贬同安主簿时,曾在这口古井前与兴妖的九首蛟鏖战三日,最后不得不祭出三花聚顶的禁术,才将那恶蛟封印在九渊玄冰之下。

可今夜井栏外絮状白霜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延展,松木杖头拴着的仪鸾司金铃早己冻得发哑。"老邻居,你终于要醒了?"朱熹将书匣中的《困学纪闻》残页抛向井口,那些染着星屑的纸张忽然燃烧起来,在虚空中勾出奇门遁甲的九宫图形。

突然漫天星斗倒倾。井底传来骨骼错节的脆响,十八道赤金锁链寸寸崩裂。额生月纹的白衣公子踏着月光浮出水面,袖口垂落的铁链正化作点点流萤。"晦翁,这二十年你守着武夷山的十三处地脉,可曾看过龙渊深处的招摇镜?"

第三卷·禹鼎萍踪

朱熹追着红衣判官走入石室时,先看到的是嵌在岩壁上的青铜龟甲。千百颗荧蓝光点沿着龟甲裂缝游走,恍若星河坠入方寸之间。他伸手触碰的刹那,整面石壁突然化作澄澈水幕,映出上古洪荒的景象:

巍峨玄龟驮着五色土在滔天洪水中前行,鳞甲缝隙间不断滴落粘稠黑血。画面骤转,戴着青铜面具的祭司正将龟甲投入烈火,龟裂的纹理中浮出鸟篆字迹:"阳九百六之劫,不在地裂天崩,而在人心颠倒"。

角落里昏睡的绿衣童子突然翻身坐起,瞳孔中燃起幽蓝火焰。"晦庵先生应知,当年大禹以神鳌西足定西极,它的龟甲本该撑到天地重开之日。"童子嘴角溢出乌黑血线,"可北宋崇宁二年泉州府十二连舶运来的昆仑玉,毁掉了最后半块龟甲的灵根。"

第西卷·绣补天心

泉州城南积善坊的绣娘杜丽娘发现,今年冬天的雪似乎格外冷。月光下飘落的冰晶泛着幽蓝寒光,落在绣绷上竟结成寸许厚的玄冰。最奇怪的是,只要她开始绣那幅《群鲤朝元图》,满城呼啸的北风就会突然噤声。

这夜她举着烛台靠近绣架,意外发现冰层深处凝着道青衣人影。银针不慎刺破指尖的刹那,整个绣房突然亮如白昼。薄绢上未完成的锦鲤竟抖着金鳞游入虚空,将寒雾中的模糊人影裹成蚕茧。天际传来古老的叮咛,像母亲在哄襁褓中的婴孩:"天漏了...要用念力织就的素绡来补..."

次日知府衙门前挤满惊惶的百姓。城南十三口水井一夜之间全部冻结,凿开七尺坚冰后现出卧蚕状的青玉残片。奉命查探的朱熹却在片玉上认出熟悉的字迹——竟是二十年前被玄冰吞噬的旧友手书!

第五卷·玄冰幻境

九龙江畔的刺桐花在暮色里红得发暗。朱熹果然在青玉残片内侧摸到三道剑痕,与他同安任上刻在县衙龙渊剑鞘的徽记分毫不差。灼热刺痛自指尖窜入百骸,那些本该被玄冰封存的记忆突然决堤而出——

绍兴二十五年春雷震响的那个子夜。案头《大学章句》墨迹未干,门板就被鲜血染透的青衫秀才撞开。素来谨言慎行的陈姓幕僚七窍渗出诡异蓝霜,话到最终竟发出混着水族腥气的龙吟:"勿让...山右人...进剑池..."

年近而立的朱熹掌心金光刚要凝聚,庭中凤尾蕉突然暴涨千倍。碧绿枝干缠住他腰间玉带凌空而起,恍惚间重重宫阙在云海中次第显现。等他挣脱束缚坠入建溪时,手中攥着的唯有半截犀角簪。

"原来子平兄才是当年第一个触碰龟甲的人。"朱熹指节泛白地残玉上的龙纹,突然察觉身后多了道若隐若现的水汽。不待转身,翠竹笔洗突然爆裂,混着朱砂的墨汁在空中凝成七十二个蝌蚪文。

野菊少女提着湿漉漉的裙角从暗处转出,脸色比月光还惨白:"先生识可得南山律里的困龙诀?昨日井畔观星时您的脚步...正踩着斗杓末端的奎宿位..."她指尖微颤着比划的路径,竟是河图第五变衍生的绝命卦象。

第六卷·玉虚焚书

五更梆子敲过两遍,白霜爬上知府衙门的青砖照壁。朱熹展开枢密院密函的手忽然顿住——最后那份庆元元年两浙转运司贡品清单上,赫然列着"占城血玉璧三方"。

廊下风声骤紧,昙花香气里混入蜈蚣足的细碎响动。书案前的青年幕僚身形突然坍缩成纸片人,镂空的瞳孔里飞出萤绿色蛊虫。数十道黑影撞破窗棂,古井方向传来石破天惊的怒吼。

等白面书生甩着焦尾琴赶来时,正撞见杜丽娘将绣针抵住自己咽喉。寒光凛凛的银丝绕成八卦阵图,三丈见方的东厢房飘满素纱残片。那些纱绡上既无花鸟也无云纹,偏能望见星移斗转的天象变幻。

"崔姑娘别动!"书生掐诀震飞偷袭的利刃,赤红指甲突然延展出狰狞骨刺,"你可知道晷漏方位每偏移一寸,郑州府就有百亩良田化为盐碱?这绣房里的时辰...比外头过了慢整整七曜!"

第七卷·万古洪炉

卯初的潮音岩回荡着奇异的螺号声。众人合力劈开布满蟹奴纹的青玉残片时,酷烈的咸腥味熏得草木尽枯。朱熹以鹤氅兜住飞溅的龟甲碎片,惊觉碎石正在掌心蠕动重组,显出大荒西经里记载的"海眼"图形。

浑身缠绕玄冰锁链的白蛟自井底浮出,赤红龙睛却望向杜丽娘的绣篮:"三垣二十八宿的星辰轨迹都错了!正因为人间不再相信织女渡河的传说,天孙锦才会褪去五彩光华..."话音未落,北方天际突然现出九星连珠的灾厄天象。

野菊少女抛出个阴阳鱼玉坠,仙霞岭深处的窸窣声渐成洪流。万千竹节化作青龙木刺破天穹,在月华中拖曳出璀璨光尾。朱夫子抛向半空的《近思录》爆成金粉,鎏金字句游入星轨空缺的位置:"所谓天理灭人欲,非断情绝欲,乃约人情使合天道..."

第八卷·樊楼遗梦

火红的刺桐花瓣飘入永春瓷盏时,白面书生终于褪尽最后片蛇鳞。他端着鎏金错银的茶盘走向内室,恍见杜丽娘鬓间别着支昆山玉笔——正是当年朱夫子在寒潭边赠予亡友的遗物。

廊下蓄满月光的石臼突然嗡嗡作响。白蛟的虚影挟裹冰晶凝成雪幕,映出东京梦录华里消失的虹桥。穿紫色襕衫的俊秀青年站在酒楼飞檐上吹埙,身后是喧闹的灯市与涌动的人潮。

"原来吕祖说的红尘劫应在此处。"书生猛地捏碎茶盏,任由滚水灼伤指缝,"你在临安樊楼守候的,从来不是琼林宴里折桂的朱夫子..."他仰头饮尽杯中烈焰般的残茶,发梢垂落的银铃骤然响彻云霄。

远处的井底传出混沌初开般的巨响。无数璀璨光粒自龟甲裂缝腾起,将整座刺桐城笼罩在微茫的星辉里。杜丽娘绣完最后一针的刹那,数万道琥珀色光辉自西面八方汇入天穹裂隙,似万千彗星逆行补天。

第九卷·物候新篇

十年后的木兰陂,水车咿呀摇碎仲夏艳阳。说书先生惊堂木拍落处,惊起案头几朵萎蔫的蓝海棠。特意从汀州赶来的货郎正往烟丝袋里塞焦茶末子,忽听见檐角铜铃荡出九年前的泉州往事:

"要说那杜绣娘飞针刺破天河夜,朱夫子当空指点牵牛星..."

货郎抽冷子截住话头:"说差了说差了!分明是泉州港漂来的昆仑玉船上载着走蛟,七十二家花铺的老板娘都是画皮客!"满堂哄笑中,佝偻着背的老庙祝突然剧烈咳嗽,袖口跌出个泛着幽蓝寒光的绣绷。

后厨炒茶的老妇人眉心朱砂痣跳了跳。积满茶垢的紫砂壶里,半条灰白玉蛟正绕着红鲤转圈。院外新栽的菩提树突然开花,清香漫过武夷三十六峰时,连石鼓书院都能听到洪钟般的龙吟——

云深不知处,白发萧疏的道人正往千年龟甲上题诗。砚台边压着的松花笺渐渐化灰,现出一幅未完成的星象图:天市垣边的天樽三星划过诡异折线,正指向永春县某座不起眼的书斋。阁楼深处沉睡的雕花木箱里,整捆青竹简正在长出细密的龙鳞...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