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书房,庄三狄放下水杯,想着做什么好呢,我又不会写剧本和小说,用网上的吧又涉嫌抄袭,而且我第一次做没有经验怎么也要做一部熟悉的啊。
庄三狄正沉浸在对未来创作方向的思索中,脑海里突然闪过一道光,就像黑夜里亮起的一盏明灯。“对啊,做三国!他兴奋地一拍大腿,差点把手中的水杯打翻。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小时候,他常和老爸一起看老版《三国演义》,那些老戏骨的演技,至今让他赞叹不己,精彩的对白、一哭一笑,都将角色刻画得入木三分。可一想到战争场面,庄三狄就忍不住皱起眉头。百万大军的恢宏场景,在剧中竟只是几百人的对打,实在是有些寒酸。也就武将打斗的特写镜头还算精彩,能让人看得热血沸腾,可旁边副将和小兵的镜头,就显得粗糙随意,完全没有展现出战争的残酷与激烈。
后来的新三国,虽说在武将打斗方面有了些进步,可依旧没能解决根本问题,战争场面不够宏大,各个兵种的特色也被埋没,武器种类单一,阵型变化更是少得可怜。“对,就是它了!” 庄三狄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既然现有的影视作品都没能完美呈现三国战争的魅力,那他就用手中这个强大的建模系统,打造出一个独一无二的三国世界。
他想起之前玩过的《三国群英》,里面丰富多样的兵种和别具特色的武器坐骑,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都可以成为他创作的灵感源泉。“这个建模系统这么强大,我完全可以把三国的战争场面再夸大一点,版图扩大到前所未有的规模,弄成千万人的战争大对决!” 庄三狄越想越激动。不仅如此,他还打算给这个三国世界增添一些神话色彩。把武将的武力值和武器的功能进一步夸大。精锐部队也要着重加强和神话。
想到这里,庄三狄再也坐不住了,他快步走到电脑前,双手放在键盘上,手指微微颤抖,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启这场充满挑战与惊喜的创作之旅。庄三狄兴奋地准备开启三国题材动漫的创作之旅,可刚坐下,一丝疑虑涌上心头。
他深知版权问题马虎不得,于是迅速在网上展开搜索,仔细查阅各种资料和相关法律条文,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一番查询后,确定创作三国题材动漫并不涉嫌侵权,这才如释重负,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那就开始吧!” 庄三狄摩拳擦掌,干劲十足。
深知,要打造出一部震撼人心的三国动漫,前期准备至关重要。首先,得确定所有关键人物的设定,从君主、智将、武将,到倾国倾城的美人,每一个角色都承载着三国故事的灵魂。
他打开一个空白文档,开始逐一罗列人物名称。一边回忆着《三国演义》里的经典形象,一边在网上搜索相关资料,力求做到不遗漏任何一个重要角色。
确定好人物后,便开始为他们精心设计装备、武器、招式和绝招。对于武将们的武器,三迪反复斟酌,他不仅要还原其霸气的外形,还要通过建模系统赋予它独特的光影特效,挥动时仿佛能划破长空,仿佛能感受到它在战场上的凌厉气势。为了让武将们的招式更加丰富多样,庄三狄绞尽脑汁,参考了大量小说打斗场面,还结合了一些高武的招式特点。
他希望每个武将的战斗风格都独具特色,一招一式都能展现出他们的性格和实力。匹配坐骑及坐骑装备时,三迪同样下足了功夫。接下来是兵种的设定。
普通兵种和精锐兵种的武器、坐骑、装备以及擅长的阵型,都需要仔细考量。在阵型的设计上,庄三狄更是花费了大量时间。千人大战、万人大战、十万人大战、百万人大战乃至千万人大战的阵型,都一一进行了深入研究。参考古代兵书和历史资料,结合建模系统的特点,每个阵型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战术用途,注重兵种之间的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全方位的战斗体系。这些设定都不能依靠系统随机生成,需要自己慢慢调试。庄三狄深知,只有通过自己的精心打磨,才能打造出一个独一无二、令人震撼的三国世界。他深吸一口气,坐在电脑前,开始了漫长而又充满挑战的创作之旅。
先是考虑兵种吧,从容易的入手,主公、武将等人物形象在慢慢雕琢。随后庄三狄写下了兵种设定: 常规作战兵种 长枪兵、戟兵、轻装步兵、重装步兵、长弓兵、轻骑兵、黄巾兵不必多说。
- 青州兵(曹操):原黄巾军改编,擅用重戟与火攻战术,兖州之战以铁链盾阵困杀吕布骑兵。
- 刀盾兵(通用):基础近战兵种,配备青铜环首刀与藤编盾,防御力强,各国普遍装备。
- 长戟兵(通用):中程兵种,持丈二长戟克制骑兵冲锋,界桥之战袁绍大戟士硬抗白马义从。
- 虎豹骑(曹纯):曹魏核心骑兵,从百夫长中选拔精锐,渭南之战硬撼西凉铁骑。-
白马义从:公孙瓒麾下的骑兵部队,成员皆乘白马,擅长骑射,曾名震幽州,让乌桓部落的人闻风丧胆。
- 解烦卫(韩当):东吴突击队,持钩镰枪专断马腿,夷陵之战奇袭蜀军粮道。
- 虎步军(诸葛亮):蜀汉主力野战军,分左中右三部,姜维曾率中军北伐。
- 宿卫虎骑(太史慈):东吴早期禁军,孙权凭此军震慑江东豪族。
- 虎卫军(典韦/许褚):曹魏禁卫军,身披虎纹重甲,持双铁戟与链锤,宛城之战以血肉之躯为曹操断后。
- 大戟士(袁绍):河北重步兵,持丈二长戟与铜面盾,可组成"戟林"反制骑兵冲锋,界桥之战硬抗公孙瓒白马义从。
- 羌族飞熊军(马超):西凉铁骑分支,马匹披牦牛皮甲,士兵投掷淬毒短矛,渭水之战曾击穿曹操中军。
- 乌桓突骑(公孙瓒):幽州轻骑兵,配备复合弓与弯刀,昼夜行军六百里奔袭乌桓部落,被胡人称为"白色死神"。
- 山越藤甲兵:山地部队,穿戴油浸藤甲与毒蒺藜。
- 斥候飞羽营(夏侯惇):曹魏侦察骑兵,马鞍藏信鸽与火药筒,可远程标记敌军坐标并发信号。
- 锦帆贼(甘宁):长江水匪改编,装备锁链锚钩与分水刺,赤壁之战凿沉曹操战船三十余艘。
- 麒麟卫(诸葛亮):五丈原秘训部队,士兵饮秘药强化体能。
- 玄龟甲士(左慈):以千年龟甲炼制的重步兵,防御无敌但移动迟缓,需百名道童用符咒驱动。
- 木人方阵(黄月英):诸葛亮之妻研制的自动傀儡,核心为磁石与齿轮组,可模仿人类战术但惧怕暴雨。
- 火龙炮营(庞统):搭载猛火油喷射器的战车部队,雒城之战焚烧敌阵十里,但因风向失控误伤己军。
- 雷鸟飞骑(张鲁):五斗米道空中部队,乘坐竹制滑翔翼投掷雷火符,但起飞需借助山崖高度。
- 丹阳铁卫:陶谦嫡系部队,山地作战之王,装备铜铁复合甲与蛇纹短矛,可潜伏密林七日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