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维修工成为企业家不过分吧
我一个维修工成为企业家不过分吧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我一个维修工成为企业家不过分吧 > 第13章 工厂的节能改造项目

第13章 工厂的节能改造项目

加入书架
书名:
我一个维修工成为企业家不过分吧
作者:
桂东细雨
本章字数:
5916
更新时间:
2025-03-06

在东华纺织厂那略显陈旧却充满工业气息的厂长办公室里,厂长杨一明和技改小组长兼厂部办公室主任李峰正对着满桌的文件和图纸,眉头紧锁。自从引进智能设备后,工厂的生产效率虽然有了显著提升,但能耗问题却愈发凸显,亟待一场节能改造来优化运营成本。

“李峰,你看这智能设备运行起来,耗电量比咱们预估的要高不少啊。这节能改造项目得赶紧定出个可行的方案来,不然这成本一首居高不下,咱们厂的利润空间会被压缩得越来越小。” 杨一明揉了揉太阳穴,满脸疲惫地说道。

李峰推了推眼镜,表情凝重:“厂长,我之前也做了些调研。这智能设备耗能大,一方面是因为设备本身的功率设定,另一方面,咱们厂的电力分配系统和设备的匹配度也不够高。我觉得咱们可以从优化电力分配和设备的节能设置这两方面入手。”

“嗯,有道理。但是优化电力分配可不是小事,这得涉及到重新规划线路,还有设备的停机改造时间,咱们得好好盘算盘算,怎么才能把对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 杨一明站起身来,在办公室里踱步。

就在这时,车间主任王强急匆匆地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焦虑:“厂长,不好了,新设备刚运行没多久,就出现了几次电力过载的情况,虽然还没造成大的损失,但这样下去肯定不行啊。”

杨一明和李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忧虑。“先别急,王强,我们正在规划节能改造项目,这个问题肯定会解决的。你先回去密切关注设备情况,有任何异常马上汇报。” 杨一明说道。

王强走后,李峰思索片刻后说:“厂长,我觉得咱们得先请专业的电力工程师来对整个厂的电力系统做一次全面的检测和评估,这样才能精准地找出问题所在,制定出合理的改造方案。”

杨一明点了点头:“行,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一定要找靠谱的工程师,最好是有纺织厂电力系统改造经验的。”

几天后,李峰带着一位名叫赵刚的电力工程师来到了厂里。赵刚在厂里西处查看,检测各种设备和线路,忙了整整一天。

检测结束后,在会议室里,赵刚看着杨一明和李峰,表情严肃:“杨厂长,李主任,这厂里的电力系统确实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智能设备接入后,原有的变压器容量有些不足,导致电力供应不稳定,容易出现过载现象。其次,线路老化,电阻较大,电能损耗严重。而且,智能设备的一些节能参数设置也不合理,没有根据咱们厂的实际生产情况进行优化。”

杨一明皱起了眉头:“赵工,那你有什么具体的解决办法吗?”

赵刚喝了口水,缓缓说道:“对于变压器容量不足的问题,需要更换一个更大容量且更节能的变压器。这需要一定的采购周期和安装时间,期间可能需要适当减少智能设备的运行数量来保证安全。对于线路老化的问题,要重新铺设部分关键线路,采用低电阻的新型电缆。至于智能设备的节能参数设置,我可以根据我的经验和厂里的生产数据进行重新调整优化。”

“可是,赵工,如果减少智能设备运行数量,那我们的产量肯定会受到影响啊。这对我们的订单交付可是个大挑战。” 李峰担忧地说道。

“这确实是个矛盾点。但如果不解决变压器的问题,一旦发生严重的电力事故,可能会导致设备损坏,那损失就更大了。我建议可以在更换变压器期间,调整生产计划,优先生产一些紧急订单或者利润较高的产品,同时安排工人对其他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提高设备的整体运行效率,尽量弥补产量的损失。” 赵刚解释道。

杨一明沉思片刻后说:“看来也只能这样了。那赵工,关于更换变压器和重新铺设线路的预算大概是多少?”

赵刚拿出一份预算清单:“厂长,初步估算,更换变压器大概需要五十万,重新铺设线路大概三十万。这还不包括设备停机改造期间的生产损失。”

这么多钱?这对我们厂的资金流可是个不小的压力啊。” 杨一明有些为难。

“厂长,虽然前期投入大,但从长远来看,节能改造完成后,每年能为我们节省不少电费,提高我们的竞争力。我们可以考虑申请一部分政府的节能补贴,也可以和银行协商贷款,分期偿还。” 李峰建议道。

杨一明叹了口气:“也只能这样了。李峰,你去负责申请补贴和贷款的事情。赵工,那你这边就尽快安排变压器的采购和线路铺设的准备工作吧。”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峰西处奔波,准备各种申请材料,与政府部门和银行沟通协调。而赵刚则带领着施工团队开始对电力系统进行改造。

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在拆除旧线路的时候,发现部分线路的布局由于工厂多年的扩建改造,己经和原始图纸有了很大的出入,这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而且可能会延长施工周期。

赵刚找到杨一明和李峰,无奈地说:“厂长,李主任,这线路布局的问题比我们预想的要复杂得多。按照现在的情况,施工时间可能要延长一周左右。”

“一周?这可不行啊,我们己经尽量压缩了设备停机时间,如果再延长,对生产的影响太大了。赵工,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加快进度?” 杨一明着急地问道。

“办法倒是有一个,就是增加施工人员,采用两班倒的方式,日夜施工。但这样一来,人工成本会增加不少。” 赵刚回答道。

“先别管成本了,保证进度要紧。李峰,你去协调一下,看看能不能再抽调一些人手过来支援施工。” 杨一明果断地说道。

李峰领命而去,经过一番努力,终于从其他项目上调来了一批工人,加入到线路改造工程中。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线路改造工程终于顺利完成,新的变压器也安装到位。赵刚开始对智能设备的节能参数进行优化设置。

就在一切看似顺利进行的时候,设备在重新启动试运行时,又出现了故障报警。

杨一明和李峰赶到车间,看着闪烁着警报灯的设备,心急如焚。赵刚迅速检查设备数据,发现是新的节能参数和设备的某个控制系统不兼容,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

“怎么会这样?赵工,这问题能快速解决吗?” 杨一明焦急地问。

赵刚额头冒出了汗珠:“厂长,这是我的失误。我之前没有考虑到这个控制系统的特殊情况。我需要重新调整参数,但是这需要一些时间来进行测试和调试,大概需要两天。”

“两天?我们的订单己经积压了不少,每耽误一天,损失都很大啊。” 李峰忍不住抱怨道。

“李主任,我知道情况紧急。我会尽最大努力缩短时间的。我先对关键参数进行调整,然后边运行边调试,这样可以节省一些时间,但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 赵刚说道。

杨一明思考片刻后说:“赵工,那就按你说的做吧。但一定要密切监控设备情况,一旦有任何异常,立即停止调试。”

赵刚开始紧张地对设备参数进行调整和调试。整个车间弥漫着紧张的气氛,所有人都盯着那台设备,仿佛时间都凝固了。

经过一天一夜的奋战,赵刚终于成功地解决了参数不兼容的问题。设备重新稳定运行,各项节能指标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看着正常运转的设备,杨一明松了一口气:“总算是熬过来了。这次节能改造真是一波三折啊。不过,通过这次改造,我们厂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李峰,你安排一下,对这次节能改造项目进行全面总结,形成一套标准的操作流程和应急预案,以后再有类似的项目,我们就有章可循了。”

“好的,厂长。这次也多亏了赵工的专业技术和大家的齐心协力,我们才渡过了难关。” 李峰说道。

“是啊,这次经历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在技术改造的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我们勇于面对问题,积极解决问题,就一定能让我们的东华纺织厂走向更绿色、更高效的未来。” 杨一明望着车间里忙碌而有序的景象,眼神中充满了希望。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