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云舒之前发明的手机,经过这段时间的安排生产,最近终于准备在金都的各个供销社发售了。就在几天前……
"移动电话,售价一千元..."供销社主任老周喃喃自语,手指不自觉地颤抖着。这个数字相当于他一年的工资,更别说普通工人了。他抬头看了看供销社斑驳的灰白色外墙。
"老周,发什么呆呢?"供销社副主任王爱红挎着菜篮子从市场回来,看见老周站在门口出神,便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
老周回过神来,把文件递给王爱红:"你看看,上头让我们卖这个。"
王爱红接过文件,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眯着眼睛看了半天,突然"哎呀"一声:"这玩意真的这么神奇吗?真能用吗?要是能用我都想我们家也买一台!”
"对,叫'红星手机',听说部队那边己经开始在用了。"老周掏出皱巴巴的手帕擦了擦汗,"这次我们供销社就分了二十台,说是试销。其他几个供销社也分了不少呢!这次就看谁先卖完了!"
王爱红咂了咂嘴:"一千块,怎么这么便宜啊?现在装个电话都要多少钱了。这个感觉也就比电话贵一点。只是……这个价格一般人买的起吗?分这么多过来得卖到什么时候?"
老周摇摇头:"局长说了,这个无线电话是我们国家自主研发的,所以价格才这么便宜!要是换成是进口的你看看价格。
局长要我们大力宣传。下周一正式开卖,你赶紧组织人写海报,我去广播站联系一下,争取在广播里播几天广告。我们一定要比其他几个供销社早卖完!我们可是金都最大的供销社,可不能让其他供销社跑到了前头!"
王爱红点点头,突然压低声音:"老周,你说咱们要不要...给自己留一台?"
老周瞪了她一眼:"胡闹!这是国家分配的商品,咱们是党员,怎么能搞这种歪门邪道?"说完,他背着手走进了供销社,留下王爱红在门口撇了撇嘴。
接下来的几天,金都突然热闹起来。供销社门口贴出了巨幅海报,上面画着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手持黑色方块状物体,旁边写着"我国自主研发移动电话,随时随地通话不再是梦!"
广播站每天早中晚三次播报这则消息,连金都各大学校的孩子们课间都在讨论这个神奇的"能揣在兜里的电话"。
"听说这玩意儿不用电话线,站在大马路上就能跟其他省份的人说话!"
"我二舅在外交部他说,漂亮国和鹰国己经在用了,挂在皮带上可神气了!这次终于轮到我们国家用上了!"
"一千块呢,顶得上了半套房子的钱..."
街头巷尾的议论声中,老周却越来越忐忑。他特意去了趟邮电局,请教了技术员小张关于这个"手机"的使用方法。
小张告诉他,这东西虽然方便,但现在我们国家信号覆盖范围有限,而且通话费贵得吓人,一分钟要好几块钱。
"周主任,说实话,这东西实用性不高。"小张推了推眼镜,"一般人买了也是摆设。"
老周叹了口气:"上面分配的任务,咱们得完成啊。"
发售的前天晚上,老周翻来覆去睡不着。妻子被他吵醒,迷迷糊糊地问:"怎么了?明天不是要卖那个'手机'吗?兴奋得睡不着?"
老周坐起身,点了支烟:"我总觉得心里不踏实。这东西这么贵,万一没人买,不是闹笑话吗?"
妻子打了个哈欠:"睡吧,明天不就知道了。"
凌晨西点,老周就被一阵嘈杂声惊醒。他披上衣服走到窗前,借着月光看见供销社门口己经排起了长队。他揉了揉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景象——至少有二三十人裹着棉大衣,有的甚至带着小板凳,在初春的寒风中等待着。
老周匆忙洗漱完毕,连早饭都顾不上吃就赶往供销社。走到近前,他认出排在最前面的是金都新冒出来的侨商。据说老有钱了!
"赵老板,这么早啊?"老周打招呼道。
赵达瑞搓着手,嘿嘿一笑:"周主任,这不怕买不着嘛!要知道,这玩意在漂亮国等国家也是稀罕物呢,我听说这次就二十台,得抢啊!"
后面的人见供销社主任来了,纷纷围上来七嘴八舌地问:
"周主任,这东西真能边走边打电话?"
"充一次电能打多久啊?"
"买了以后怎么交话费啊?"
老周被问得头昏脑涨,只能大声说:"大家别急,八点正式开售,到时候会有详细说明!"
他挤进供销社,发现王爱红和几个售货员己经在了,正在手忙脚乱地准备。那二十台"手机"被摆在玻璃柜台里,黑色或者红色的机身闪着冷光,每台旁边都配着一个像小小的方块状的电池。
"老周,外头多少人?"王爱红紧张地问。
"少说五六十了,还在不断增加。"老周擦了擦汗,"赶紧准备一下,我担心一会儿控制不住场面。"
七点半,供销社外己经人山人海。老周从窗户缝往外看,黑压压的人群少说有二百多人,把供销社门前的小广场挤得水泄不通。有维持秩序的民警在努力疏导,但收效甚微。
"这可怎么办..."老周额头上的汗更多了。
王爱红突然灵机一动:"要不咱们改抽签吧?这样公平些。"
老周想了想,摇头道:"不行,上级要求明码标价公开销售,改抽签不合规矩。这样,你去找几根粗绳子来,咱们在门口拉出排队通道,一次放十个人进来。"
八点整,供销社大门打开的一瞬间,人群像决堤的洪水般涌来。老周和几个身强力壮的售货员拼命抵住门,才没让人群冲进来。民警吹着哨子,大声呵斥着,勉强维持住秩序。
"排队!一个一个来!不排队的不卖!"老周声嘶力竭地喊着。
经过近半小时的混乱,终于有秩序地放进了第一批十个人。赵达瑞一马当先,冲到柜台前,掏出一个鼓鼓的牛皮纸袋:"周主任,我要十台!钱都带来了!"
老周皱眉:"每人限购一台。"
赵达瑞急了:"周主任,通融通融!我给我的家人也带几台!"
"不行,规定就是规定。"老周坚决地说,同时注意到赵达瑞身后几个人的穿着打扮,明显是首都红色商人的那批人。
第一台"手机"被郑重地交到赵达瑞手中,他迫不及待地按老周教的方法开机,听到"滴滴"的启动声后,兴奋得满脸通红:"通了通了!真的通了!比鹰国的“摩托罗拉”都好用多了!"
就在此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骚动。老周抬头看去,只见人群自动分开一条路,金都商业局李局长陪着一位穿着中山装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
"是马市长!"王爱红小声惊呼。
老周赶紧迎上去:"马市长,李局长,您二位怎么来了?"
马市长笑呵呵地说:"听说咱们第一次卖'手机',我特意来看看这个新鲜事物啊!!"
李局长补充道:"市长很关心这次销售情况,这可是咱们国家自主研发的新东西!事关我们国家的科技形象呢。”老周受宠若惊,忙将马市长和李局长迎进供销社。
马市长饶有兴致地看着柜台里的手机,拿起一台仔细端详,询问了使用方法和销售情况。老周一一作答,还提到大家购买热情极高。
马市长笑着点头,对国家自主研发的成果很是满意。这时,赵达瑞凑过来,激动地说:“市长,这手机真的太好用了,比国外的都不差。甚至更好!我看介绍说还能用它发电报呢!就是短信!太牛了!”
马市长骄傲道:“这只是开始,以后咱们的科技会越来越好。”
随后,马市长提出要现场体验一下手机通话。老周赶紧帮忙操作,马市长拨通了一个号码,和对方简单聊了几句后,开怀大笑:“不错不错,这玩意儿方便,以后会有大用处。”最后实在好奇,还用它给另外一台手机发了一条短信!见对面的手机真的收到了,现场的群众大为震撼。
在马市长的带动下,现场气氛更加热烈,购买的人越来越多。就在这时外面突然爆发出激烈的争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