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电商:1949
时空电商:1949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时空电商:1949 > 第12章

第12章

加入书架
书名:
时空电商:1949
作者:
帝国狂澜
本章字数:
2748
更新时间:
2025-04-25

汇编语言只是让人明白什么是计算机语言,后续很多具体运用,不可能只用汇编语言来操办。
  “同学们,汇编语言的操作指令、函数调用、常用逻辑结构,我都已在刚才一小时课程中予以了基本介绍,具体内容讲义上有完整阐述和部分例题,希望感兴趣的同学在下课后自学与相互交流。
  课后作业是自学并用汇编语言编写代码,完成0-99之间各整数的平方表计算并输出结果,请独立完成有关代码并写在作业纸上。
  大家不要小看这道思考题,这是英国5个月前制造的第一台计算机EDSAC完成的首项成果,这台计算机采用3000个电子管,功率消耗12KW,计算速度与埃尼阿克一致,也是5000次/秒,但功率消耗、占地面积、持续工作时间已大大优化……
  美国目前正在新建晶体管与电子管交杂使用的新型号,可靠性、计算速度、可维护性都将进一步提高,预计运算水平会突破2万次/秒。
  我的课程,后续暂以每2周一次的频率展开,不算学分也不额外收取费用,其他学校的同学也不用每次跑清华旁听,我和有关主管部门已商量好了,将以兼职教授的身份在清华、北大、燕京、辅仁四大高校陆续开设公开课,轮流讲学。
  课程将执行宽进严出的考核办法,不限年级、不限专业,谁都可以来听、来学,但每次上课前会提前一天让校方安排书面考试,只有通过考试的同学才有资格学习后续的核心内容,用这样的办法遴选合适学生到电子研究院进一步学习乃至于攻读硕士学位。
  今后如果有空,我还会考虑开设信号系统、电路分析两门课程,再多可能就吃不消了,毕竟还有其他科研任务。”
  有学生举手道:“林老师您刚才讲的非常振奋人心,我们国家什么时候才能有货真价实的电子计算机啊?”
  林冠华笑笑:“目前我担任主任的电子研究院正在抓紧时间建设,苏联老大哥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也即将问世,我向你们保证,只要进度顺利,我们很快就会有计算机用……”
  又有人问:“预计我们国家的计算机将采用什么结构与装置,能有多快的运行速度呢?”
  林冠华笑道:“同学们,很多资料与信息目前还是保密的,希望你们能认真学习有关保密条例,不给特务或反动派以可乘之机!”
  “是的,是的……”
  结束授课返回时,谭政文问:“林教授,这套教材需要收回或限制阅读范围么?今天来的人太多了,鱼龙混杂,我怕有风险……”
  “不要紧,里面全是学界已公开的资料,部分敏感信息都提前处理过了,可以公开,真正的关键是后续。”
  林冠华低声道,“等第一次考试结果出来后,公安部、情报部就可以介入政审了。长风研究院需要的学员和研究人员,既要学术拔尖,又不能在政治立场上有丝毫问题,要不然,我不敢把他们往长风基地带……第一批打算选36个人,分2批作业,每8小时轮换,每天0-8点及周日全天停机维护。”
  “那就这么办,逐步考试、逐步遴选!”
  教员一直关注着林冠华的动态,特别是书记处用连续5个深夜,集体学习完《党史》、《剑桥史》后,情况更大不一样,很多想法、观点、心态已悄然发生了变化,对即将到来的中苏同盟会谈和抗美援朝也有了新思路。
  “这几天外面情况怎么样?”
  谭政文汇报道:“整体平稳可控,林教授的身份与履历已在外面公开了,我们还在报纸上发表了研究院筹备信息与人事任命新闻,未引起特别注意或质疑。
  这两天,清华等4所高校都在传阅那些讲义,校方还组织进行了翻印,确保每位学员一本,我们进行了暗中调查、跟踪,暂时未发现任何可疑迹象,大家不当这是秘密信息,只当成是科学前沿动态,获得了大隐于市的效果。”
  教员微微点头:“长风基地秘密太多,又在北京,一味封锁、丝毫不漏风声不现实,毕竟远远见过小院的老乡就有好些嘛,难道还能全关起来?林教授的办法是很好的泄压阀,不知不觉中适当放些消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有关场面基本能对付过去,当然,核心机密还是要严防死守。”
  此时海淀尚是荒郊野外,人员流动量很低,但毕竟在帝都郊区,社会接触面不一样。不是没人提议长风基地搬离北京,到更隐蔽的地方去,却又不具备可操作性。
  因为长风基地的网络信号只在隔离墙范围内有效,超过范围就没用;跨时空物流接收能力也只在隔离墙里有效,一旦超越范围就收不到任何物资。现在正是林冠华疯狂下载资料、满平台买买买的时刻,怎能搬走?
  所谓基地建设,也就是真按研究院的样子在外围建设房子与防御工事,小院里别说施工,闲杂人等压根进不去,警戒程度甚至超过中南海!毕竟部级大员进中南海还比较容易,通报一声就有机会,长风小院你试试看?没罗部长亲自陪同、没五大书记亲笔签字的手令,换谁来都不好使!
  “小林上课场面如何?让他多注意休息,不要太疲劳,干革命一口吃不成胖子嘛!”
  “林教授的课讲得非常不错,深入浅出,连我这样没念过大学的人都听得津津有味,恨不得也去做题或实践试试看。”
  教员哈哈大笑:“这就是高科技的魅力啊。”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讲课途中,林教授还会做些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讲党对学术、科技、教育事业的关心,讲某些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
  总的来说,在知识分子群体中有共鸣,甚至比宣传队的思想教育效果更好。我私下了解到,好些教授、老师听过林教授的课后,暂时打消了去香港、去美国的念头。”

第12章:营救
  听完谭政文复述的、有关林冠华穿插思想教育的片段,教员赞许地点头:“确实,做知识分子的思想工作很难。
  一方面,他们在学历、知识上相对于我们的同志有一定优势,无形中有优越感,听不进我们的建议或政策,哪怕礼貌地听了,也仅仅当成政治宣传,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
  另一方面,教育界尤其高等教育界受欧美影响太大,恐美、亲美的情绪很浓厚。这和日本还不一样,日本的统治政策过于残暴,过于盛气凌人,连留日学生都表示反感,美国那一套自由、奋斗、个人价值、人性解放等,听着煞有其事,极具欺骗性,上当的人不少。
  这时候林教授这样的大知识分子的优越性就体现出来了,论学问,他比一般人精通;论经验,他不但熟悉美国、日本、西欧、苏联的情况,还有后世70年经验为参照,倘若这样还不算知己知彼,那就没人配得上谈知己知彼了。
  基于这样的前提和立场,他说话就有分量,就有人听,容易让人信服,这是件很好的事,你们要利用好这个契机。
  中央之所以暂不公布他的党员身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