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1990的海风里
重生在1990的海风里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重生在1990的海风里 > 第4章 小渔村代销点改造计划

第4章 小渔村代销点改造计划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在1990的海风里
作者:
霖海听涛
本章字数:
4892
更新时间:
2025-05-09

晨雾如轻纱般笼罩着陈朝阳家的院子,潮湿的地面上泛着微光。他小心翼翼地挪动脚步,刚跨进院门,脚下突然传来 “咔嚓” 一声脆响,身体不受控制地向前倾倒。慌乱间,他伸手抓住门框,这才勉强稳住身形。低头一看,满地都是蛤蜊壳,横七竖八地散落着,在晨雾中泛着冷白的光,仿佛这里刚刚经历了一场疯狂的海鲜狂欢。

视线越过院子,那间代销点在雾气中若隐若现,陈旧的木门半开半掩,窗框上的玻璃缺了几块,被报纸随意糊着,远远望去,像是个在风雨中摇摇欲坠的老人。陈朝阳不禁叹了口气,抬脚跨过门槛,走进这个承载着家族记忆的地方。

代销点内弥漫着一股混杂的气息,陈年纸张的霉味、咸腥的海产品味,还有若有若无的猫毛气息。裂了缝的玻璃柜台里,几本《大众电影》随意堆放着,泛黄的封面上印着八十年代的港星,照片边角卷起,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流逝。墙角的盐罐子旁,三只狸花猫弓着背蹲坐着,琥珀色的眼睛警惕地盯着他,喉咙里发出低低的呜咽,像是在守护自己的领地。

货架上的景象更是一片狼藉,“渤海牌” 肥皂和 “飞鸽” 鱼线纠缠在一起,几包受潮的饼干包装袋鼓起,仿佛随时都会爆开。陈朝阳摇摇头,忍不住在心里吐槽:“这哪是杂货铺,分明是被台风洗劫过的战场。”

这时,父亲陈大海的声音从腌蟹坛子那边传来:“站着发什么呆!” 陈朝阳循声望去,只见父亲叼着烟卷,正专注地给坛子封口。海魂衫的袖口沾着斑驳的膏黄,在晨光下泛着可疑的油光,手指上布满了被海水泡皱的纹路,指甲缝里还嵌着黑色的泥垢。

陈朝阳捏着鼻子走到柜台下,翻开那本破旧的账本。纸页己经变得脆弱不堪,边缘破损,上面密密麻麻爬满了歪歪扭扭的 “正” 字。他翻到最新一页,“欠老吴头虾酱款八块三毛” 几个字刺得他眼睛生疼。就在这时,窗台上积累多年的灰尘突然被风卷起,在光束中欢快地跳跃,宛如一群跳着迪斯科的小精灵。

“你懂个屁!” 陈大海的烟灰簌簌落在腌蟹坛上,“这是你爷那辈传下来的渔需品代销点。” 他用力踹了一脚锈迹斑斑的冰柜,机器发出拖拉机启动般的轰鸣,“八三年最红火那会儿,赶海的老少爷们能把门槛踏平...” 话没说完,一只灰老鼠突然从柜台底下窜出,嘴里叼着半截鱿鱼干,擦着父子俩的脚背一闪而过,惊得陈大海跳起来骂骂咧咧。

晨雾散尽时,陈朝阳己经蹲在码头观察许久。沿着海岸线,二十七家杂货铺一字排开,穿海魂衫的大爷们围坐在收音机旁,听着里面模糊的股评声,泡沫箱上 “代销” 二字被晒得褪成淡粉色。他盯着自家褪色的 “陈记代销” 木牌,脑海中突然闪过 2025 年刷到的小红书爆改视频。“要是加上滤镜,配个‘穿越九零年代’的标签,说不定能火。” 他喃喃自语道,眼中闪过一丝光亮。

“朝阳啊,来包大前门!” 穿胶皮裤的王叔隔着两米远就开始掏钢镚,“要带锡纸的那种!” 陈朝阳踮脚去够货架顶端的烟箱时,整排鱼露瓶子突然开始摇晃,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他眼疾手快地伸出手,堪堪接住即将坠落的玻璃瓶。后脖颈突然一阵发凉,上辈子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 父亲就是在整理货架时,被倒塌的货架砸伤了腰,从此落下病根。这个念头让他攥紧了拳头,暗暗下定决心要改变这一切。

午后的阳光毒辣地照在柜台上,晒出一股浓烈的咸鱼味。陈朝阳咬着铅笔头,在作业本背面画着改造图。林晓棠托着腮帮子坐在对面,马尾辫梢随着她的动作,在算盘珠子上扫来扫去。“陈同学确定要在渔具店卖冰棍?” 她的圆珠笔尖戳了戳图纸上的 “冷饮区” 三个字,“王叔他们买完鱼钩舔老冰棍,这画面太美...”

“这叫场景化营销!” 陈朝阳挥着半块橡皮,情绪激动起来,“赶海的买完渔具顺带捎根冰棍,大姑娘小媳妇来买头绳还能带包话梅。” 他在图纸上用力画出一个闪电标志,“咱们要搞就搞渔村首家便利店!” 话音刚落,窗外的海鸥突然俯冲而下,一泡鸟粪精准地砸在 “便民服务区” 几个字上,惹得林晓棠哈哈大笑。

说服陈大海的过程比想象中还要艰难。当陈朝阳掏出连夜赶制的 “PPT”—— 其实是糊在硬纸板上的手绘流程图时,父亲正用改锥捅着那台永远制冷不足的冰柜。“你小子这两天净整些资本主义幺蛾子,昨儿说要搞什么‘预售’,今儿又要挪老子供海龙王的香案...”

“您看这个!” 陈朝阳像是变魔术般,从书包里抖落出二十包跳跳糖,彩色的包装袋在玻璃柜台上铺开,宛如一道绚丽的彩虹,“学校小卖部最火的货,进价三毛卖五毛,日流水能顶您卖三十包盐!” 陈大海的烟卷差点掉进腌蟹坛,他瞪大了眼睛:“这玩意吃了不会蹿稀吧?”

改造工程在周末清晨正式启动。陈朝阳戴着从废品站淘来的红袖章,像个指挥官一样,指挥着大刘和小胖搬运货架。林晓棠蹲在门口,认真地给旧木牌刷白漆,海风拂过,她的刘海支棱起一撮呆毛,模样可爱极了。当陈大海发现儿子把海龙王画像换成李小龙海报时,抄起拖把就要冲过来,首到看见新装的日光灯管把柜台照得锃亮,才摸着后脑勺嘟囔:“这电费得耗多少...”

傍晚,夕阳的余晖给玻璃柜台镀上了一层金边。陈朝阳正往 “今日特价” 小黑板上写粉笔字,突然听见门口传来一阵倒吸气声。穿碎花衫的刘婶攥着刚买的头绳和话梅,眼睛瞪得比手里的咸鱼还圆:“大海啊,你们家这是要开百货公司?” 她身后跟着七八个挎菜篮的大姨,瞬间把门槛挤得吱呀作响,小小的店铺里挤满了人。

夜色渐深,煤油灯昏黄的光晕下,陈朝阳蹲在地上数着钢镚。新设的 “学生专柜” 卖空了全部跳跳糖,贴着港星贴纸的文具本被抢购一空,最绝的是林晓棠提议的 “赶海套餐”—— 渔网配矿泉水加创可贴的组合,居然被渔家乐老板整箱批发。陈大海着新换的电子计算器,脸上的皱纹笑成了渔网褶:“龟儿子还真有点歪才...”

打烊前,最后一位顾客是醉醺醺的老吴头。老头举着半瓶老白干,在 “预售登记簿” 上按了个歪歪扭扭的手印:“给、给咱留十斤入冬的腌蟹...” 陈朝阳憋着笑记下签名,心想这手饥饿营销玩得比小米还早十年。月光从新装的玻璃天窗洒落,照在墙角的李小龙海报上,那双截棍仿佛也在为今日的营业额欢呼喝彩。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