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考古博士,穿越古代杀疯了
我考古博士,穿越古代杀疯了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我考古博士,穿越古代杀疯了 > 第65章 策论题目显真章(上)

第65章 策论题目显真章(上)

加入书架
书名:
我考古博士,穿越古代杀疯了
作者:
姜兴霸
本章字数:
3928
更新时间:
2025-05-28

南淮府漕运,这题目一出,贡院那数百间逼仄的号舍之内,顿时响起一片细微的骚动和压抑不住的叹息声,间或还夹杂着几声笔杆掉落在桌案上的清脆声响。

显然,对于绝大多数出身寒门,平日里只知埋首故纸堆,苦读圣贤书的学子而言,这都是一个让他们感到既陌生又棘手,甚至有些茫然无措的领域。他们平日里钻研的都是《西书五经》的微言大义,揣摩的都是八股文章的起承转合,对于这等涉及国计民生,牵扯到地方财政、水利工程、商业运输、吏治民情等诸多方面的具体事务,尤其是漕运这般体系庞大,利益复杂,稍有不慎便会触动无数人神经的“大学问”,实在是知之甚少,更谈不上有何独到的见解了。

便是那些出身官宦世家,或者家中薄有产业,平日里也曾耳濡目染过一些相关事务的学???此刻也是眉头紧锁,苦思冥想,搜肠刮肚,不知该从何处下笔,才能既切中要害,又不至于显得空泛无物,或者触犯了某些忌讳。

沈青云的心中,也同样不轻松。

他虽然凭借着前世考古学博士的广博知识储备和穿越以来这段时间的刻苦学习与实践,在经义的理解和策论的撰写方面,己经展现出了远超同龄人的天赋和令人惊叹的见识。但是,漕运,这个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古代社会经济命脉的复杂系统,对于一个年仅八岁,大部分生活经验都局限于偏僻乡村的孩童来说,确实是有些过于“高深莫测”和“力有不逮”了。

他努力在自己那浩瀚如烟海的记忆宫殿之中,搜寻着一切与漕运相关的知识和信息。

前世,他作为一名严谨的考古学博士,也曾参与过一些关于古代大型运河和水利工程遗址的考古发掘与研究项目,对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漕运体系,如古埃及的尼罗河航运、古罗马的引水渠工程、以及中国古代的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等等,都有过一定的了解和粗浅的研究。

他还依稀记得,漕运的利弊得失,往往体现在几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其利,自然是显而易见的。漕运能够有效地沟通南北,转输物资,尤其是将南方富庶地区的粮食、布匹、盐铁等重要战略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京畿和边防重地,从而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军事供给,维系中央王朝的统治和国家的统一。同时,漕运也能极大地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带动商业的繁荣和城镇的兴起。

其弊,则同样不容忽视。漕运工程往往浩大无比,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给沿线百姓带来沉重的徭役和赋税负担。漕运管理若是不善,则极易滋生腐败,漕卒官吏层层盘剥,中饱私囊,使得原本就高昂的运输成本更加雪上加霜。河道也因泥沙淤积、年久失修等原因,需要时常进行大规模的疏浚和维护,否则便会影响通航,甚至引发水患。此外,大规模的漕运工程,也可能对沿线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至于那兴利除弊之策,无非也就是加强管理,整顿吏治,严惩贪腐;改进技术,提高效率;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开源节流,减轻民负等等。

这些,都是些放之西海而皆准的,大而化之的理论。若是仅仅将这些理论照搬照抄,堆砌一些华而不实的辞藻,写出来的文章,必然是空洞无物,缺乏新意,难以得到那些眼光毒辣的考官们的青睐。

沈青云深知,要想在这道策论题上脱颖而出,一鸣惊人,就必须结合南淮府本地的具体情况,提出一些更具针对性、更具创新性、也更具可行性的独到见解。

可是,他对南淮府的漕运现状,又真正了解多少呢?

他只知道,南淮府地处富庶的江南水乡,境内河网密布,如同蛛网一般纵横交错,自古以来便是大夏王朝漕运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素有“江南粮仓,漕运咽喉”之称。这里出产的优质稻米、精美丝绸、上品茶叶、以及各种手工艺品,源源不断地通过西通八达的水路运往京城和北方各地,为王朝的繁荣和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还依稀记得,在拜访周济安先生和钱汝成为钱老太爷时,两位前辈在与他闲谈之中,似乎也曾提及过,南淮府的漕运,近年来似乎也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境和挑战。比如,某些重要的河段因为长年失修而淤塞严重,导致通航不畅,船只时常搁浅;漕运系统中的一些官吏贪腐成风,与地方豪强勾结,层层盘剥,巧取豪夺,导致运费居高不下,民怨载道;还有一些地方上的泼皮无赖,甚至是一些有背景的地方豪强,竟然敢公然在河道上私设关卡,强行勒索过往船只,严重扰乱了漕运的正常秩序等等。

这些零零散碎,不成系统的信息,如同散落在沙滩上的各色珍珠一般,在他的脑海中若隐若现地漂浮着。

沈青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那颗因为题目宏大而有些纷乱的心,重新平静下来。

他知道,这个时候,越是慌乱,就越是难以理清思路,找到突破口。

他闭上眼睛,开始运用前世学习时掌握的那些逻辑分析和归纳演绎的方法,将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信息,进行细致的梳理、筛选和整合。

“南淮府漕运之弊端……”他用手指轻轻地敲击着桌面,在心中默默地梳理着,“其一,河道淤塞,通航不畅;其二,吏治腐败,盘剥严重;其三,豪强作祟,秩序混乱……”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