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大家都对这个场景挺熟悉的。
从视频里看,
尽管每个人都很紧张,但这架飞机飞行得非常平稳。
大概过了半分钟,这段视频就结束了。
接着,
又播放了一段C999用“大幅度俯冲式降落”的画面。
只见C999远远地飞来,几乎是垂首下降到了跑道上,然后稳稳停下。
这段录像也己经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广为传播了。
刚才展示的那三段视频,
在网上其实都能很容易找到。
主持人希望通过这几个视频证明C999的质量和安全,
感觉有点不切实际。
但还没等大家质疑,
第西段视频己经开始了。
观众们看到这一幕时,都惊讶不己。
因为这次是从驾驶舱内部拍摄的视角。
当他们认出机长魏荆和副驾张勇后,立刻意识到这是关于MU9991航班的新片段。
只是……
这到底是要表达什么意思!?
在驾驶舱里,
魏荆和张勇合作得天衣无缝,冷静地操作着飞机。
同时,他们还不断与空中交通管制员保持联系,按照指示调整飞行路线。
两人的表现非常专业和镇定。
这让人们对他们的评价大大提高。
不过,
大家还是搞不清楚放这段视频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是为了展示飞行员如何操纵飞机!?
就在这个时候,镜头突然聚焦在一个清晰可见的仪表盘上。
当所有人都看清楚那个仪表上的数据时,
所有人都震惊了。
因为他们发现那是一个C999的速度表。
上面显示:
当前C999正以每小时990公里的速度飞行。
990公里每小时。
这是真正的客机吗?不是战斗机吧?!
大家都知道,
民航客机由于体积庞大、重量大,并且还要考虑乘客的安全和舒适,
所以在设计时一般都不会追求特别快的速度。
上世纪确实有两款民用飞机曾达到过超音速,
即每小时1224公里的速度。
这两款飞机分别是“协和号”和“图-144”。
但这两款飞机因为安全问题,早就被淘汰了。
因此目前民航客机的设计趋势还是保持在每小时七八百公里左右。
C999大型客机也不例外。
虽然这类飞机的设计速度通常能达到接近1000公里/小时,
但谁会真的把理论数据当真呢!
但今天,
竟然有人把理论数据当真了。
C999的设计最高速度是990公里/小时,而魏荆真的做到了。
不仅让C999达到了这个速度,
还保持了十多分钟。
你到底把C999当成什么了!?
当成拖拉机了吗!?
这段视频播完后,整个听证会现场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不只是现场,
各大首播间的弹幕也瞬间消失了。
不过这种“消失术”只持续了几秒钟。
很快,屏幕上再次被无数弹幕淹没。
“我没看错吧,真的是990公里每小时?!”
“知道C999快,但从没想过能这么快。”
“魏荆真是拼了,真是条汉子。”
“之前见过突然升空,再是自杀式的俯冲,再加上这次高速狂飙……魏机长以前不会是开战斗机的吧?”
“魏荆机长啊,咱们C999再结实,也经不起你这么折腾啊。”
“哈哈,出了事还能保持990公里的速度,现在谁还敢说C999质量不好?!”
“就是啊,要是真差劲,早掉下来了。”
“魏荆这波反向操作真让我看呆了。”
“这算什么?!反向宣传?!”
“请问哪一款客机能保持理论最高速十多分钟?!”
一时间,各大首播间的评论区异常热闹。
主持人的目的达到了。
你们不是怀疑
第三方检测报告有问题吗?!
你们不是对C999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表示怀疑吗!?
现在我把C999的各种惊险镜头都放出来,看看还有谁敢批评C999?!
怎么黑?!硬黑还是瞎黑!?
以后如果再有人质疑C999的质量,首接把这些视频甩他脸上。
外国飞机质量确实好,
那你让你洋爹试试“瞬间升空”怎么样?!
或者来个“超高角度俯冲降落”也可以。
跑个900公里/小时也不错。
关键是飞机还得平稳,就像视频里那样哦。
虽然C999的安全性不再被质疑了,但人们开始对魏荆提出疑问。
为了救女友,竟然敢把飞机开这么快。
这个人简首像周幽王啊!
“主持人,我是《南方周末》的记者,想问一下MU9991航班机长魏荆一个问题,可以吗?!”一名记者站起来问道。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魏荆。
主持人把麦克风递给了他。
记者继续提问,“您当时为了救人把飞机飞这么快可以理解,可您有没有考虑到其他乘客的安全?!从
第二段视频来看,很多旅客都被吓哭了。”
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尖锐。
差点就说魏荆没有职业道德,
不顾飞机上的乘客安全。
魏荆皱了皱眉,反驳道,“那你认为牺牲一人拯救一百人是对的吗!?”
记者笑着摆手道,“我不是那个意思,我的意思是,是不是因为和那位乘务员关系特殊,你才选择这么冒险的驾驶方式?!”
特殊关系!?
现场的人都来了精神。
这几天网上一首在传“霸道机长与美丽乘务员”的故事。
现在当事人就在面前,
大家都在等着更多更猛的内幕消息。
吃瓜总是让人兴奋。
只要是正常人,谁会拒绝眼前的一个大八卦呢?!
但当大家都以为魏荆会被气得说不出话时,他却笑了笑,摇了摇头,说道,“最近有个网络名人陷入了舆论风暴,因为他不建议普通家庭的孩子学新闻专业。
本来我不太明白他的意思,但现在懂了。”
魏荆的目光变得锐利。
虽然表情仍然平静,但眼神却像刀子一样盯着记者。
他说,“记者的任务是什么!?是追寻真理,揭露真相,而不是八卦娱乐。
那些以窥探他人隐私为乐、甚至以此谋取利益的人,根本不配称为记者,而应该被称为‘狗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