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依旧凛冽,咸阳城内的灯火未熄。我站在御书房的窗前,望着远处天际那片乌云密布的天空,心中却比那阴霾更沉。
“南郡外围山谷,发现大批巫族军队踪迹!”斥候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那一瞬,我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铁雄己连夜调兵遣将,陈平也在暗中布置眼线,整个咸阳都进入了战备状态。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朝堂之上却传来了一个令人措手不及的消息——
燕、赵、齐三国突然撤回了与大秦的盟约,并对咸阳使团下达逐客令!
“陛下!”蒙毅急步走进御书房,手中拿着一封刚送来的国书,“燕王称大秦‘内乱未清,难堪盟友’,拒绝继续提供军械支援。”
我接过国书,扫了一眼,嘴角浮起一抹冷笑:“真是好时机啊。”
楚灵站在我身旁,眉头紧蹙:“这不像是巧合。”
“当然不是。”我缓缓合上国书,眼神冷如寒霜,“他们背后有人推手。”
玉符微光一闪,意识沉入系统之中。
“洞察之眼”再度启动。
画面浮现眼前——
燕国王宫内,一名身着黑袍的使者正与燕王低声交谈,手中递出一卷金丝包裹的密信;赵国边境,一支神秘商队正在秘密运输兵器,旗帜上隐约可见“赤羽”二字;而齐国朝堂之上,一位白发老臣正对着群臣高声疾呼:“大秦己衰,何须再与其同舟共济?”
我心头一震,立刻明白了其中关窍。
这些国家的态度突变,并非源于内部决策,而是受到了某种外部势力的操控。而这股势力,极有可能就是巫族残部背后的“赤羽先生”!
“看来,他们是想让我腹背受敌。”我喃喃道。
楚灵轻声道:“你打算怎么应对?”
我收回意识,转身看向她:“先稳住局势,再找出他们的破绽。”
翌日清晨,咸阳宫议事厅内气氛凝重。
“陛下,臣以为应立即召回使团,严惩叛徒!”有大臣怒不可遏地拍案而起。
“不可!”另一人连忙劝阻,“若此时强硬回应,只会让三国彻底倒向敌方。”
我端坐龙座之上,目光如炬,扫视众人。
“你们说得都有道理。”我缓缓开口,“但我们现在最需要的,不是情绪,是策略。”
玉符再次亮起,我打开“策略宝库”,快速翻阅适合当前局势的外交手段。
“离间计”、“阳奉阴违”、“以利诱之”……
最终,我的目光停留在一条古老的谋略上:
“借势而行。”
“陛下?”蒙毅察觉到我神色变化,小心翼翼地问道。
“我们不能被动应对。”我起身,缓步走下玉阶,“既然他们想看我们自乱阵脚,那就让他们看看什么叫‘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我当即下令:“即刻派遣新使团,由张仪之孙张衡带队,前往三国重新交涉。”
“同时放出消息,称大秦即将在蜀中剿灭巫族总部,届时将缴获大量异宝与密档。”
铁雄在一旁听得兴奋:“陛下是要用利益引诱他们?”
“不止。”我微微一笑,“还要让他们知道,谁才是真正能左右天下的棋手。”
三日后,张衡率使团出发,带着厚礼与一封我亲笔所写的国书。
而在咸阳城外,一场精心策划的舆论战也悄然展开。
街头巷尾流传着各种流言:“大秦将在七日内攻破巫族圣地,得其千年秘术!”“巫族圣女己投诚大秦,誓死效忠陛下!”“燕赵齐三国若不及时回头,恐将被巫族清算!”
百姓议论纷纷,各国使节也开始动摇。
“陛下这招真高。”铁雄扮作小贩混迹市井,听着周围人的议论,得意地笑着,“现在连卖豆腐的都知道大秦要翻身了。”
楚灵却不似他那般轻松:“可问题是,这些传言终究只是传言。若巫族迟迟没有动静,恐怕难以服众。”
我看着窗外渐起的晨曦,淡淡一笑:“那我们就给他们一点动静。”
当天夜里,我亲自召见陈平。
“我要你放出一条假消息,说大秦己在蜀中发现巫族圣殿,并俘虏了巫主继承人。”
陈平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陛下是要制造‘既成事实’?”
“正是。”我点头,“这场外交战,不能只靠嘴皮子,还得让他们看见‘胜局’。”
几日后,消息传遍天下。
燕王在朝会上沉默良久,最终挥袖退朝。
赵国边境的神秘商队突然失踪,所有运输物资也被朝廷查扣。
而齐国那位白发老臣,竟在一夜之间暴毙家中。
局势开始微妙变化。
“陛下,齐国派来新的使节,请求重新缔结盟约。”蒙毅带来好消息。
“很好。”我淡然一笑,“请他明日入宫。”
楚灵看着我,忽然轻声道:“你总是这样,把人心当作棋子。”
我转头望向她:“那你呢?你愿意做哪一颗棋子?”
她怔了一下,随即笑了:“我只想做那个看清你的人。”
我轻轻握住她的手:“那你要看清楚了,我可不是什么善类。”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一名影卫飞奔而来,跪地禀报:“陛下!南方传来最新军情——”
我抬头,眼神锐利如刀:“讲。”
“韩信将军奇袭成功,巫族先锋部队溃败,巫族继承人重伤逃往蜀中!”
满堂哗然。
我缓缓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方那片乌云逐渐散去的天空。
“看来,我们的‘动静’,己经传出去了。”
话音刚落,外面忽然响起一阵雷鸣般的鼓声。
是使者到来的信号。
我整了整衣冠,迈步走向议事厅。
“接下来,该让他们看看,什么是真正的——大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