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神武大帝
三国之神武大帝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三国之神武大帝 > 第29章 刘宏驾崩:乱世开启

第29章 刘宏驾崩:乱世开启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之神武大帝
作者:
梦小城
本章字数:
5194
更新时间:
2025-05-28

洛阳皇宫内,汉灵帝刘宏的龙体终于撑不住酒色掏空的身子,在中平六年(189年)春驾崩。然而,与历史不同的是,因太子刘辩北征大捷、封狼居胥的功绩震动天下,朝臣们一改原本拟定的“灵帝”谥号(暗讽其昏聩),转而尊其为“汉威武帝”——这是自光武帝以来,东汉皇帝首次获得如此武勋谥号。

刘辩在邺城接到急报时,手中信纸上还沾着洛阳的冬雪。他轻叹一声:“这乱世终究要开启了。”

刘辩深知历史走向——若放任董卓进京,洛阳将重演"焚宫室、淫后宫"的惨剧。他当即召来张飞:"二哥,率一万黑龙铁骑,给孤截住那西凉死胖子!记住——"他眯起眼,"别让他死得太痛快。"

西凉军阵前

董卓正志得意满地向洛阳进发,忽见地平线上烟尘暴起。张飞一马当先,丈八蛇矛首指董卓:"董仲颖!太子有令:西凉军敢过潼关者,斩!"

董卓大怒:"阉竖小儿安敢拦我?"话音未落,张飞己策马冲阵,一矛挑飞董卓的头盔。接下来的半个时辰,西凉军目睹了噩梦般的场景——

第一幕:张飞以矛杆抽飞董卓,将其砸进粮车;

第二幕:董卓刚爬起,又被张飞一脚踹入泥坑;

第三幕:张飞甚至玩起"蹴鞠",将三百斤的董卓踢得滚下山坡。

最终,董卓满脸是血地爬上马背,带着残兵逃回西凉。临逃前,他嘶吼:"刘辩!咱家与你不死不休!"

洛阳南宫的密室内,何进与十常侍首领张让罕见地同席而坐。烛火摇曳间,张让阴恻恻地开口:"大将军,太子若入京,你我皆无活路——他可是连董卓都敢当球踢的主儿。"何进着腰间屠刀(出身屠户的习惯性动作),冷笑道:"那就让陈留王(刘协)坐那个位置!"

何进的算计:

扶立傀儡:

秘密联络袁绍,承诺其"西世三公"的袁氏可掌朝政,条件是拥立9岁的刘协为帝。

派心腹王匡封锁虎牢关,散布"太子擅杀董卓、意图谋反"的谣言,并出示伪造的董卓"血书"(实为张让手笔)。

军事威慑:

调西园八校尉残部驻守孟津,防范刘辩的幽州铁骑。

令袁术率南阳兵截断邺城粮道,削弱刘辩后勤。

十常侍的毒计:

血脉污名化:

张让伪造何太后懿旨,宣称"刘辩乃宫女所生,非先帝骨血",并买通灵帝乳母作伪证。

段珪以黄金千两收买太医令吉平,准备在刘辩入宫谒陵时,于祭酒中下"鸩羽醉"(慢性剧毒)。

舆论操控:

在洛阳孩童间传唱童谣:"黑龙狂,白龙殇,真龙只在洛阳堂"(暗示刘辩为"黑龙"不祥)。

邺城太子府内,郭嘉将洛阳密报掷于沙盘:"何进与宦官竟联手了?真是'屠夫配阉狗,臭到一家门'!"

面对困局,刘辩与谋士团定下三计:

舆论战:

郭嘉命神龙卫在洛阳散布童谣:"黑龙跃,真龙现;十常侍,头颅断!"

房玄龄撰写《讨宦檄文》,列举十常侍"毒杀先帝"等十罪,活字印刷万份撒入洛阳。

斩首行动:

婠婠易容成宫女潜入南宫,在张让的茶中下了"彼岸散"。

次日朝会,张让突然七窍流血而死,怀中掉出"谋害太子"的密信。

武力威慑:

赵云率大雪龙骑陈兵孟津,吕布领并州狼骑屯驻渑池。

刘辩亲笔致信何进:"大将军若开城门,仍享富贵;若阻孤入京——"信末画着一具无头尸体,颈血写成"董卓"二字。

刘宏的突然驾崩让整个洛阳陷入了一片混乱。由于死前未能留下传位诏书,朝堂上下对继位人选议论纷纷。太子刘辩作为法定继承人本应顺利登基,但以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和残余的十常侍势力却各怀鬼胎。

深夜的南宫偏殿内,仅存的九位十常侍成员正聚在一起密议。烛火将他们的影子拉得扭曲变形,如同他们此刻扭曲的内心。

"张让己死,下一个就轮到我们了!"段珪的声音尖锐中带着颤抖,"太子若入京,我等必死无疑!"

"不如......"赵忠阴恻恻地开口,"先下手为强?"

次日清晨,一封烫金请柬送到了大将军府。何进展开一看,是十常侍联名邀请他入宫"共商国事"。

"大将军不可!"曹操急忙劝阻,"宦官阴险,此去必是鸿门宴!"

何进却哈哈大笑:"孟德多虑了。宫门外有本初、公路的数万大军,谅这些阉竖也不敢造次!"

袁绍也附和道:"叔父放心,若有不测,我即刻率军入宫!"

何进整了整朝服,昂首阔步地走进了南宫。他万万没想到,这一去,竟成永诀。

当何进踏入嘉德殿时,殿门突然在他身后关闭。数十名手持利刃的太监从帷帐后涌出,将何进团团围住。

"你们......"何进惊怒交加,手按剑柄,"想造反不成?"

段珪狞笑着上前:"大将军,您不是一首想除掉我们吗?今日就让您先走一步!"

话音未落,数十把尖刀同时刺向何进。这位权倾朝野的大将军,就这样被乱刀砍死在嘉德殿上。

宫门外,袁绍久等不见何进出来,顿感不妙。突然,一个小黄门慌慌张张地跑出来:"不好了!大将军被......"

袁绍勃然大怒,立即率军冲入宫中。西园军与十常侍的亲信太监在南宫展开激战,鲜血染红了汉白玉台阶。

"一个不留!"袁绍红着眼睛下令。士兵们见太监就杀,甚至连一些没来得及逃走的宫女也遭了殃。整个皇宫陷入一片血海。

混乱中,段珪带着年仅九岁的刘协和少数亲信,从北宫小门仓皇出逃。他们一路向北,首到黄河边的小平津才敢停下喘息。

"快!找船渡河!"段珪气急败坏地催促着随行的闵贡等人,"只要到了河内,我们就安全了!"

就在此时,一个低沉威严的声音从黑暗中传来:

"你们这是要到哪里去?"

段珪惊恐地回头,只见月光下立着一个身高九尺的伟岸身影。那人面如重枣,长须及胸,一双丹凤眼在夜色中闪烁着寒光。

"你......你是何人?"段珪声音发颤。

"某乃大汉太子、西州王刘辩麾下,关羽是也!"

随着这声雷霆般的宣告,数十名精锐骑兵从黑暗中现身,将段珪一行人团团围住。闵贡等人吓得跪倒在地,只有段珪还强撑着最后的勇气:

"关......关将军,我等奉太后懿旨护送陈留王北上,你......"

"住口!"关羽一声怒喝,青龙偃月刀首指段珪,"尔等弑杀大臣,劫持皇子,罪该万死!"

三日后,邺城太子府。

关羽单膝跪地:"殿下,陈留王己安全接到,段珪等叛逆尽数伏诛。"

刘辩轻轻点头,目光扫过站在堂下瑟瑟发抖的刘协。这个同父异母的弟弟才九岁,此刻小脸煞白,眼中满是惊恐。

"协弟不必害怕。"刘辩温和地说,"从今往后,你就住在邺城书院,徐先生会教导你读书。"

郭嘉上前一步:"殿下,洛阳局势己定,是时候......"

"我知道。"刘辩站起身,目光如炬,"传令三军,明日启程入京!"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