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最后的时光,如同被按下了十倍速的快进键。兰溪镇中学的弥漫着没有实质化的硝烟味,每一次模拟考的成绩张贴都牵动着无数紧绷的神经。
谢绾和何慈,这对“A大小分队”的成员,知识的惊涛骇浪中全速冲刺。
谢绾更加努力晚自习后回到超市,在父母刻意压低的交谈和清点货物的声中,她继续在题海奋斗。
每当被难题卡住,陷入自我怀疑的泥沼,总能让她想起梧桐林下的点拨、舞台上的肯定、离别时沉甸甸的拥抱和那句“要发光”的嘱托。
何慈的文化课冲刺则显得更加“惨烈”。结束了专业校考的辉煌(她如愿拿到了A大摄影系入场券,且名次非常靠前),但她很久没学文化知识了。基础薄弱加上长时间脱离,让她学得异常吃力,常常抓狂。谢绾成了她最严厉也最可靠的老师。
“何慈!这个三角函数公式又用错了!基础!基础啊!”谢绾指着何慈惨不忍睹的数学卷子。
“啊啊啊!谢老师!救命!我脑子里全是构图,函数它认识我我不认识它啊!”何慈抱着脑袋哀嚎,但下一秒就认命地拿起谢绾为她量身定做的《艺术生必备数学公式及傻瓜应用指南》,苦着脸开始啃。
谢绾把自己压箱底的笔记、总结的各类“秒杀”技巧、毫无保留地给何慈。
她给何慈讲古文,逐字逐句分析;陪她背英语范文,一何慈也拿出了艺考集训的拼劲,常常学习到凌晨,咖啡当水喝,黑眼圈重得像熊猫,嘴里念念有词的都是知识点。
两人互相监督,互相打气,在疲惫崩溃的边缘互相拉扯着前行。
父母为了谢绾更好的学习查资料,为她换了一部新的手机,她也和姜念加上了微信。
姜念也进入了高三最后的冲刺阶段,她选择了美术艺考,目标是顶尖美院。
通过短信或短暂的电话互相打气,分享着集训的辛苦、画到崩溃的瞬间、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姜念:【绾绾!今天色彩静物画崩了!老师说我色调太灰!哭死!感觉美院离我越来越远![大哭]】
谢绾:【念念别灰心!色彩感觉可以练!多看看大师作品,找找感觉!你速写那么强,色彩肯定能追上来!加油![拥抱]】
姜念:【嗯!听你的!对了绾绾,你复习得怎么样?有没有好点?】
谢绾:【我也在努力呢。一起加油!念念你一定行!等你考上美院,我给你当模特![奋斗]】
简单的文字交流,跨越数百公里,传递着关心和力量,是高压下难得的慰藉。
六月初,蝉鸣聒噪。高考,这场准备了三年的战役,终于打响。谢绾深吸一口气,随着人流走进了考场。
何慈在另一个考场,进门前回头,两人目光在空中交汇,用力点了点头,诉说着一起努力。
两天半的时间,笔尖沙沙,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交上最后一科试卷的那一刻,谢绾走出考场,刺眼的阳光让她微微眯起了眼。
但是她很高兴,希望能给她满意的分数。
等待分数的日子,煎熬而漫长。谢强和王秀芬比女儿更紧张,超市的生意都有些心不在焉。
何慈则拉着谢绾到处拍照,美其名曰“用镜头记录解放后的美好生活”,实则想帮她转移注意力。
她们拍清晨的市集,拍午后的老街,拍夕阳下的河滩,拍彼此故作轻松却难掩忐忑的脸。
终于,查分的时刻到了。谢绾坐在超市收银台后那台有些卡顿的旧电脑前,输入准考证号的手指微微颤抖。
父母屏息凝神地站在她身后。网页缓慢地刷新,当那个数字跳出来的瞬间——
空气仿佛凝固了。
一个远超兰溪镇中学历史最高分、稳稳地超过了A大往年的录取分数线!
“啊——!”
王秀芬第一个激动地叫出声,一把抱住了女儿。
谢强看着屏幕上的分数,嘴角哆哆嗦嗦,眼眶瞬间红了。
用力拍着谢绾的肩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带着哽咽的:“好!好!好!”
谢绾呆呆地看着屏幕,分数冲击得她头晕目眩。
她做到了!A大!宁海!那个遥不可及的梦,被她用无数个日夜的汗水,一步步变成了触手可及的现实!
泪水毫无预兆地汹涌而出,是喜悦,是辛酸,更是得偿的巨大释放。
手机疯狂震动起来,是何慈打来的电话
声音激动得语无伦次:“绾绾!我过了!我过了!A大摄影系!文化课踩线过了!哈哈哈!我们成功了!A大小分队胜利会师!”
两个女孩在电话两端又哭又笑,语无伦次地分享着狂喜。
她们真的做到了!一起杀向了梦想的彼岸!
狂喜过后,填报志愿成了头等大事。谢绾没有丝毫犹豫,第一志愿郑重地填上了:宁海A大学。
然而,当选择具体专业时,现实给了她一个清醒而微涩的认知。
她的分数虽然足够进入A大,但距离A大王牌中的王牌——临床医学院的录取线,仍有的差距。
她不敢堵。那扇姜妄舟曾经踏入、并为之奋斗的门,对她而言,依旧紧紧关闭着。
她看着屏幕上“临床医学专业”那几个字,眼前闪过他穿着白大褂的模糊侧影,心中涌起一丝不甘和遗憾。
但很快,这份情绪就被更清晰的理智取代。
她来到这里,是为了靠近那片他曾闪耀的星空,是为了在A大的土壤里汲取养分,发出自己的光。
临床医学是路径之一,但并非唯一。
她的目光在A大浩瀚的专业列表中搜寻,最终,落在了“护理专业”上。
护理学,同样是医学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同样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严谨的操作技能。
更重要的是,它与临床医学同属医学院,共享着相似的教学资源、实践环境……或许,也能离他所在的地方,更近一些?
“爸,妈,我想报A大的护理学。”
谢绾平静而坚定地说出了自己的选择。
谢强和王秀芬对视一眼,他们不懂这些专业的区别,只知道女儿考上了顶尖的A大,这就足够了!“绾绾你决定!护理好!白衣天使!”
母亲激动地抹着眼泪。
何慈得知后,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随即大声说:“护理学怎么了?绾绾,你那么细心那么有耐心,天生就是干这个的料!
而且,嘿嘿,她的语气带上促狭,“跟你的邻家哥哥算半个同行嘛!近水楼台先得月!完美!”
谢绾被她逗笑了,是的,护理学是她的新起点,是她靠近那片星空的另一条路径,同样值得她全力以赴。
录取通知书寄到的那天,兰溪镇下了一场酣畅淋漓的雨。
雨后天晴。印着A大校徽和“谢绾同学,你己被我校护理学院护理学专业录取”字样的通知书,静静地躺在谢绾手中。
纸张的触感如此真实,宣告着一个崭新篇章的开启。
她拿起手机,拍下通知书的照片,第一时间发给了何慈(何慈也收到了摄影系的录取通知)
发送成功后,她走到窗边,推开窗户。
雨后初霁的阳光灿烂无比,将小小的超市后院照得亮堂堂的。她终于,可以带着它,奔赴那片他曾指引过的星空了。
宁海,A大,护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