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年深秋,雁门关外的晨霜凝结在枯草尖上,泛着冷冽的银光。韩信握着方向盘,驾驶着大秦最新款"玄甲-Ⅲ型"军用越野车在戈壁滩上疾驰。车身上的玄鸟徽记被晨露浸润,与车顶架着的电磁脉冲炮一同在朝阳下闪烁。作为新晋少校,他刚接手信息化部队的巡逻任务,此刻仪表盘上的全息地图正实时标注着方圆百里的军事动态。
"报告!西北方30公里处出现信号异常波动!"副驾驶的通讯兵突然喊道。韩信猛踩油门,越野车如离弦之箭冲向目标区域。五分钟后,他们抵达一处废弃的匈奴堡垒,特种部队的迷彩涂装步兵战车早己在此待命。车长掀开舱盖,露出一张年轻却坚毅的脸庞:"韩少校,我们发现疑似境外势力的侦查无人机残骸。"
韩信戴上战术目镜,镜片中立即弹出无人机的3D扫描图像。机身刻着的异域图腾与墨家工艺的精密齿轮形成诡异反差,"通知电子战部队,启动'天网屏蔽系统'。"他抽出腰间的脉冲手枪,"这次潜入训练,就拿这些'猎物'练手。"
与此同时,咸阳宫的军机处内,童浩林盯着巨大的全息沙盘,韩信部队的行动轨迹正以红色光点呈现。"陛下,韩信申请调用'暗影小队'执行斩首行动。"蒙恬将军递上加密文书,"他计划利用信息化部队的电磁干扰,配合特种部队夜间渗透。"
童浩林转动着手中的玄铁扳指,目光扫过沙盘上的敌方据点:"准了。让墨家为他们配备最新的隐形迷彩服,还有能穿透岩壁的声波探测仪。"他想起韩信初任派出所所长时,仅凭一本《孙子兵法》改良版就将辖区治安提升90%,"告诉韩信,朕要活口,问问这些境外势力,究竟是谁给的胆子!"
夜幕降临,戈壁滩被浓稠的黑暗笼罩。韩信带领的特种部队如鬼魅般潜入敌军防线。队员们身着的隐形迷彩服随着环境变换颜色,脚底的消音靴踏过碎石竟未发出半点声响。"注意,敌方红外探测启动。"韩信压低声音,举起声波探测仪,岩壁后的岗哨数量、武器配置瞬间呈现在队员们的战术目镜中。
"二组绕后,干扰通讯;三组准备电磁脉冲弹。"韩信下达指令的同时,手中的脉冲手枪己精准击中三名哨兵。当敌方警报响起时,整个营地的电子设备己陷入瘫痪。黑暗中,特种部队的队员们凭借着在咸阳军校信息化课程中学到的战术,用特制的声波刀切开装甲车钢板,将睡梦中的敌军指挥官生擒。
这场漂亮的突袭战传回咸阳,举朝震动。童浩林亲自为韩信颁发"破阵勋章",授命他负责组建大秦第一支信息化特种部队。新成立的训练营里,韩信将派出所工作时的细致与战场谋略结合,设计出一套独特的训练体系:白天,队员们要在模拟的电磁干扰环境中完成精准射击;夜晚,则需在全息投影制造的虚拟战场中执行渗透任务。
"记住,信息化作战不是单纯依赖机关!"韩信指着训练场中央的蒸汽坦克,"墨家的'天机'超级计算机能预判敌方行动,但真正克敌制胜的,是你们的脑子!"他调出一段训练视频,画面中一名队员竟利用沙漠的海市蜃楼,成功误导了敌方的无人机侦察。
随着部队的壮大,韩信开始推动跨兵种协作。他说服海军将退役的"蛟龙号"潜艇改造为海底信息站,与空军的飞鸢战机形成立体侦察网络;又联合墨家研发出可变形的"千机弩",既能发射常规箭矢,也能瞬间切换为电磁脉冲弹。
在一次跨国联合军演中,大秦信息化特种部队的实力震撼了欧洲诸国。当法兰西克的骑兵还在冲锋时,韩信的部队己通过卫星定位瘫痪了对方的指挥系统;日曼国引以为傲的重甲步兵,在电磁脉冲武器的攻击下,手中的蒸汽兵器成了废铁。
童浩林在观礼台上微笑着对各国使臣说:"这就是大秦的力量,既有韩信这样的将才,又有墨家的巧思。"他望向远处正在指挥部队收整装备的韩信,眼中满是期许。这位从派出所走出的将领,正用自己的方式,为大秦的钢铁长城再添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而那些曾在边境蠢蠢欲动的势力,在见识过信息化特种部队的雷霆手段后,再也不敢轻易踏足大秦疆土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