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这都被传成什么样子,就差说她爸能够活死人肉白骨了。
一路说说闲话,日头渐渐高起来,车上的几人也都没有说话的兴致,等到赵八宝的汗顺着额头往下流的时候,终于来到庆阳县城门前。
老牛头把牛车停到背阴处,拿出水袋猛灌两口:“下午酉时我从县里回村儿,要坐牛车的千万别误了时辰。”
白日老牛头就会在街市上拉拉货,运气好的话,一天也能对付二十多个铜板。酉时准时回村,几乎日日如此。
沈玉珠拿出八文钱给老牛头:“好,我记得了。辛苦牛叔了。”
“嗨,不辛苦不辛苦!”
老牛头心道,还得是这有学问的人家,看看,还能得人家一句“辛苦”。他老牛头做客运生意也有小两年了,这还是为数不多向他道谢的。
赵八宝溜溜达达的和她娘去沈家。
这古代县城也是热闹得很。她们目前走的应该是县城的主街,两旁全是卖小吃食的摊位。茶摊儿,酒肆,果子铺,熟食铺让人目不暇接。
想着沈家家里有两个比八斗还小的孩子,沈玉珠到果子铺来了二十文钱的果子。
眼里望着这些好吃好喝的,鼻子里又不断的嗅到各种香气。还没走出二百米呢,赵八宝就嚷着要吃东西。
“娘,我饿了,也渴了!”
“你再坚持一会儿,马上就到你外祖家了!”
钱是英雄胆,如今的沈玉珠可谓是胆小如鼠了。拢共就那么点钱儿,哪能一进县就开始消费呢。
赵八宝一点儿没有自己上辈子己经是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大人的自觉,就好像自己真的是一个十岁的孩子似的自然而然的耍赖。
“娘...我真的饿了,我走不动了...”
才西岁的八斗拽拽姐姐的手,一字一顿的劝:“姐,走,乖。”
“看看你弟弟,多懂事,快走吧,再有七八分钟就到了。”
赵八宝心里暗自发誓:她一定要快点想到赚钱的方法,这没钱的日子实在是太不好过了!
几个人赶到沈家的时候正赶上午饭时候,何氏见着女儿和外孙外孙女眼中的惊喜是显而易见的。
“玉珠,你们怎么来了?快进屋,来就来了,还拿这么些东西干啥!”嗔怪的拍了沈玉珠的手背一下,沈玉珠顺势把东西放在地上。
何氏年纪和韩老娘差不多,但是看上去却要比韩老娘年轻至少七八岁。面上带着和煦的笑意,看着就知道是个好相处的。
“婆婆让拿的,说好久没回来看你们了,让我回来看看。”
“她不让你回来你就不回来了?”
“看娘你这话说的,我也不能总回娘家......”
关键是空手回娘家,毕竟沈家的条件也只是普通。
沈良虽然是秀才,一年到头给人作保,在私塾做先生,再加上二十亩地的免税银,杂七杂八的加一起也能赚将近三十多两银。
听着是不少,可是一年西季的人情往来,儿孙的花销,再加上何氏身体不好,经常要抓药,这三十两银子到年尾能剩下七八两就算不错了。
沈父白日在私塾教书并不在家,家里只有何氏和儿媳孙氏带着两个小孙子。
沈玉珠和孙氏互相见礼之后,就让赵八宝带着几个孩子在一起吃果子。
“女婿怎么没有一起过来啊?”
“地里活儿忙......”
“哎呦,难不成女婿还得下地干活儿?这哪儿行啊...”
在何氏心里,赵三元那小身板要是干庄稼活儿还不得给累坏了。
“娘,你别急啊,听我说完。地里活儿忙,他得在家负责做饭呢,所以就没和我一起回来。”
何氏这才放心,做饭行,做饭不累挺。大男人做饭倒是不好听,但起码累不着啊。
此时正被烟熏火燎的赵三元欲哭无泪。这,这古代的灶咋这么难烧啊,他快要被呛死了!
她摸着赵八宝的包包头温声道:“这一路累了吧?外婆给你们拿喝的去。”
“娘,你和玉珠好好聊天,我去准备。”
小姑子难得回来,还是让娘俩好好坐一起聊一聊。
沈玉珠把八斗会说话的事情和何氏说了,果然何氏又惊又喜,把八斗叫到面前听他脆生生的喊:“外,婆。”
“好啊,真好啊,女婿真是有法子。”八斗的事儿一首是何氏的一个心病,如今外孙终于好了怎能不叫她高兴呢!
赵八宝把孙氏端来的梅浆咕嘟咕嘟一饮而尽,喝完还畅快的“啊”了一声。
“谢谢舅妈,真好喝!”
“你舅妈做这个可有一手了,里面有乌梅,山楂,还有蜂蜜呢!”
见赵八宝喝的欢,孙氏又给添了半碗解释道:“这东西凉,再喝一点解解渴,一会儿还得吃饭呢,当心吃不下东西。”
又对沈玉珠说:“等回去的时候,我给妹妹拿一罐子。”
何氏对儿媳妇儿这么上道非常满意。沈玉珠还要客气几句,何氏拉着女儿的手笑着道:“都是一家人,何必客气。再说,这也是你嫂子的一片心意。”
沈玉珠这才不再多说什么。
那头的赵八宝喝了凉凉的梅浆,原地满血复活。正带着几个小的在那儿玩儿跳格子。
平日里沈毅,沈豫两个小家伙儿在家里都要跑跑跳跳吵吵嚷嚷,让何氏婆媳两个颇觉费力。今日有赵八宝带着他们一起玩儿,倒是让两人难得消停一会儿。
“看八宝多有做姐姐的样子,这两个小魔头总算是不来烦我了。”
人呐,就是这样永远不会知足。孙氏嫁过来一年多就给沈家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开始的时候只觉的在婆家站稳了脚跟,哪儿哪儿都满意。
可现在看着沈玉珠家的八宝又觉得要是头胎是个女孩儿就更好了,女儿跟娘贴心,还能帮着照看底下的弟弟妹妹们。
沈玉珠心想:那是你没见她闹人的时候呢,再说她也不是在照看孩子们,她纯粹是在享受当孩子王呢。
要不说沈玉珠是亲娘,对于女儿的心思猜的八九不离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