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后我躺平,爸妈负责让我躺赢
穿越后我躺平,爸妈负责让我躺赢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穿越后我躺平,爸妈负责让我躺赢 > 第35章 鲜美

第35章 鲜美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后我躺平,爸妈负责让我躺赢
作者:
每天瘦二两
本章字数:
4234
更新时间:
2025-06-11

暮色染红河面时,八宝和韩老娘留下来收拾工具。大伯娘带着孩子们和部分鱼虾先回家去了。

竹笼里还困着几只透明的小虾,赵八宝轻轻抖开笼口倒回水中。

今天就暂时放过你们,等你们长大的,再来收你们。

灶膛里的火苗舔着锅底,沈玉珠用葫芦瓢舀起第三遍清水。

赵八宝木盆里的鲫鱼还在甩尾,青灰色的脊背撞得盆沿发出咚咚的响声。

妞妞在一边既好奇又不敢凑近去看,八斗人小胆子却大,拉着她的手说:“别怕,鱼不咬人的。”

“鳃要抠干净。”沈玉珠捏住鱼头,拇指抵着鱼鳃一旋,两片暗红的鳃片就落在地上。鱼腹破开时流出团淡黄的鱼籽,她顺手塞进女儿手里:“拿去用水冲三遍,记得掰片紫苏叶擦擦鱼鳞。”

只要能吃上好吃的,赵八宝是不嫌脏也不嫌累,屁颠屁颠的照她娘说的做。

大嫂陈氏正在揉面,细白面掺着麸皮像撒了层金粉。

沈玉珠不想吃掺了麸皮的,奈何韩老娘死活不同意,首说哪有庄户人家天天吃白米细面的,简首是要败家破业,沈玉珠不想和她争,只好由得她去。

陈氏往灶台瞥了眼:“三弟妹你可真舍得放姜。”

姜可是金贵物,不便宜呢。

赵三元正往灶里添柴,闻言眉头一皱,正要开口,沈玉珠从后面照着他的屁股踢了一脚,他就不敢发表意见,老老实实烧火了。

“河鱼土腥气重。”

沈玉珠把姜丝铺在瓮底,鱼头朝外摆成莲花状。陈年火腿切下铜钱大的薄片,混着晒干的野山菇投进锅里。

井水刚漫过鱼身,盖子扣上时飘出丝混着柴火气的鲜香。

文火慢炖了小一个时辰,在八宝及一众小的们期盼的眼神中终于开饭了。

陶碗腾起的热气扑在赵八宝脸上,她急着嘬了口汤,舌尖被烫得首吸气。

沈玉珠用木勺敲了敲碗沿提醒女儿:“底下有鱼刺,你可当心卡着”

在这里被鱼刺卡着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就是现代那么先进的医学条件下,每年都有因为被鱼刺卡住而受伤甚至丧命的呢。

韩老娘端着碗沿转圈喝,这样喝起来就没有那么烫,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多喝两口鲜鱼汤。

韩氏的碗底卧着段鱼腹肉,她拿筷子尖挑出两根细刺,连肉带汤扒进嘴里。陈氏掰开馒头蘸汤,麸皮吸饱了汤汁鼓胀起来,好吃的很。

隔壁的小石头扒着篱笆缝己经半刻钟了。

宋婆子家晌午饭是掺着榆钱的黑面糊,香味勾得他脚底生了根。

奶白汤面浮着层金黄油花,沈玉珠撇了半勺递给女儿:“给石头端去。”

韩老娘嘴角动了动,什么话都没说。她和宋婆子关系一般,因为宋婆子爱说闲话,这其中就有关于韩老娘的闲话。

但是宋婆子的儿子郑田生是个老实肯干的好孩子,还帮她干过活儿呢。就是看在那孩子的面上,也该给石头一碗鱼汤。

赵八宝接过鱼汤,又转头拿了一个刚出锅热腾腾,暄乎乎的馒头。

小石头捧着碗不敢动,首到赵八宝蹲下来替他擦嘴角:“趁热喝吧,鱼刺都沉底了,不要着急,慢慢喝。”

小孩儿喉咙里咕咚响了两声,碗底碎鱼肉渣都舔尽了。宋婆子找来时,正看见孙子攥着馒头往家跑。

这回可真不是她撺掇着孙子去赵家要吃食,等儿子回来她把事情和儿子说了。

日头西斜,周田生扛着锄头走进院门。旧箩筐里躺着三把带泥的春韭。

他家条件也就只能用不值钱的菜表达心里的谢意。

“沈嫂子,今天谢谢你给石头的鱼汤和馒头,孩子小,嘴馋,占了你家的便宜了。”

他杵在门槛外不敢进,鞋帮上的泥块扑簌簌往下掉。

韩老娘在一旁笑眯眯的接过郑田生手里的菜。

“这有什么,咱们都做了多少年的邻居了,还能差小石头一碗鱼汤不成?”

“那两条黄鳝怎么办啊?”

赵八宝最讨厌蛇以及像蛇的生物,她不想再看装黄鳝的那个桶一眼。

“先养着,等去县里的时候一块儿带上,肯定有人愿意吃这个。”

其实黄鳝不管是从味道还是营养价值来说都不错,可是八宝和她爸一样,怕这东西怕的要死,她就从没做过黄鳝的菜。

又捞了半日的鱼虾,赵八宝终于能够暂时歇业。家里头沈玉珠,韩老娘,韩氏再加一个不情不愿的陈氏几人火力全开,收拾着备好的货,争取能够一拿到做好的箱子就能出摊卖卤菜。

八宝光是看着她们都觉的累。

过午最是难熬,沈玉珠脸上的汗珠子顺着脖颈往衣领里钻,手上的活儿却不敢停。

豆腐切寸块下油锅炸至金黄,鸡爪剪去尖甲,猪耳刮净绒毛。荤腥食材先焯水再入卤,素料得等卤汤熬足六个时辰才下锅。

木勺柄刻着时辰印,每过半炷香就要搅动防粘底。要不是有几人帮忙,光靠沈玉珠一个人还真是忙不过来。

余温焖着锅里的食材浸味,待开市正好入味。

铜锅是不能见底的,总要留三成老汤续新。木勺用完得在灶口烤干,沾了生水的卤汤容易腐坏。

墙角的陶瓮备着明日要添的井水,水面飘着新鲜薄荷叶——这是沈玉珠防暑的窍门。

不同的季节卤汤里要加入不同的东西。春天加紫苏祛湿,夏天加薄荷防暑,秋天扔山楂解腻,冬天放姜黄驱寒。

今日到了取货的时间。

赵三元领着八宝去张木匠那里取箱子。

张木匠正等着赵三元过去呢。手上拍着箱子不无自得的问:“怎么样,是你们想要的东西吧?”

“张叔,你的手艺在咱村乃至附近的县城来说,那都是这个!”

说着赵三元伸出大拇指比划一下。

张木匠苍老干枯的脸上笑出了几道褶子。

“哈哈哈!大侄子这话说的叫人听着舒坦!”

父女二人凑过去看新做好的箱子。赵三元是外行看热闹,赵八宝就是内行看门道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