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前,我靠功德种田养三军
靖康前,我靠功德种田养三军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靖康前,我靠功德种田养三军 > 第4章 恶疮惊心

第4章 恶疮惊心

加入书架
书名:
靖康前,我靠功德种田养三军
作者:
一支媌
本章字数:
5780
更新时间:
2025-06-08

午后的阳光晒得青瓦发烫,药庐前那株老槐树上的蝉鸣突然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断。

正在晒药的小豆子踮脚够着门闩,门刚拉开条缝,便被一股腐腥气冲得往后踉跄——赵婶扶着门框,左腿上裹着的粗布布条渗出暗红血渍,顺着小腿往下滴,在青石板上洇出一串梅花印。

“小...小豆子,”赵婶额角的汗珠子首往下滚,牙床咬得发白,“快去喊你家念安姐,我这腿...疼得快撑不住了。”

正在堂屋整理药柜的苏念安听见动静,拎着铜药铲就跑出来。

见赵婶额上青筋暴起,裤管挽到膝头,她心下一紧,忙扶人在竹椅上坐定:“赵婶这是怎么弄的?”

“昨儿下田薅草,腿肚子被碎瓷片划了道口子。”赵婶抓着苏念安的手腕,指甲几乎掐进肉里,“我当是小伤,随便包了包,谁知道今早就肿成这样...”她抽着气掀开布条,腐臭混着血腥“轰”地散开——小腿肚肿得比常人胳膊还粗,皮肤紫得发黑,溃烂处翻着白生生的烂肉,脓水正顺着布条缝隙往下淌。

苏念安的指尖刚碰到患处,赵婶便疼得尖叫出声。

她倒抽一口冷气,后颈的汗毛都竖起来了——这是金刃伤后感染,若再拖延,毒气顺着血脉往上走,莫说这条腿保不住,命都得搭进去。

“小翠呢?”她突然抬头问。

赵婶的小女儿小翠正缩在院角抹眼泪,听见名字吓了一跳。

苏念安放软声音:“去灶房烧锅温水,再把我床头那包盐拿过来。”等小翠抽抽搭搭跑远,她才迅速扫了眼西周,确认没人注意,指尖在掌心轻轻一掐。

半透明光屏在眼前展开时,苏念安的心跳得擂鼓似的。

左侧“治疾”条目下,“救治重症伤患”几个字泛着暖黄光晕,右侧兑换栏里,《金创方》残卷明码标着“500功德”。

她盯着面板最上方的数字——800/1000,离初善圆满还差200。

“叮——功德不足,无法兑换。”

机械音在脑海里炸响,苏念安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前两日为了护住药庐和田契,她刚用掉500功德换了份地契公证文书,如今剩下的300根本不够。

她望着赵婶疼得扭曲的脸,喉咙发紧——若是阿爹还在,定能配出拔毒生肌的药膏,可她只跟着学了个皮毛...

“念安姐?”小豆子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她猛地合上光屏,转身时脸上己堆起笑:“去把我晒的紫花地丁拿过来,再把药杵洗干净。”

竹筐里的药材被翻得簌簌响。

苏念安盯着药柜最上层的陶瓮,阿爹临终前攥着她的手说“青禾药庐的方子,都在你心里”的画面突然涌上来。

她咬了咬唇,抄起药铲伸向那罐陈了三年的蜂蜡——或许可以试试用金银花解毒,再掺点乳香止痛...

院外传来小翠的脚步声,苏念安手底下更快了。

她听见赵婶疼得抽气的声音,闻见药杵捣药的清苦,望着陶碗里逐渐凝成的深绿药膏,突然觉得掌心那道被掐红的印子,正随着心跳一下下发烫。

“赵婶,委屈你了。”她蘸着药膏抹上溃烂处,赵婶疼得浑身发抖,却突然抓住她的手:“念安,我信你。”

阳光透过老槐树的枝桠,在药庐的砖墙上投下斑驳光影。

苏念安望着陶瓮里剩下的药材,又看了眼系统面板里静静躺着的《金创方》残卷——这一次,她定要凑够功德。

苏念安的指尖在赵婶溃烂的伤口上悬了又悬,最终还是咬着牙按了下去。

药膏刚触到腐肉,赵婶的身子便像被抽了筋的虾子般弓起,指甲几乎要抠进竹椅的缝隙里。“疼...疼得钻心...”她的声音带着哭腔,额角的汗珠子顺着下巴砸在青布衫上,洇出个深灰色的小圆点。

“赵婶你忍忍,这药里掺了乳香,能镇住痛。”苏念安的声音比平时轻了三度,另一只手稳稳托住赵婶的脚踝,指腹能触到那皮肤下跳动的灼热——这是毒气还在往上窜的征兆。

她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阿爹临终前教她辨认金刃伤的画面突然清晰起来:“刃伤最怕腐毒入脉,若见伤处紫肿如茄,须得用蜈蚣、蜂房拔毒...”可她翻遍药柜,只找到半罐陈蜂蜡,连蜈蚣干都被前日治流民寒症时用空了。

“好了。”苏念安用干净的细麻布条裹好伤口,系绳时故意松了半指——太紧会闷住毒气。

赵婶的喘息声渐渐平复,她盯着苏念安染了药渍的指尖,突然抓住她的手按在自己心口:“念安,婶子这条命...就交给你了。”

夕阳把药庐的影子拉得老长。

苏念安蹲在灶前添柴火,看药罐里的金银花在沸水里打着旋儿。

小豆子蹲在她旁边剥紫花地丁,指甲盖儿染成了青绿色:“念安姐,赵婶的腿能好吗?”

“能。”苏念安把火钳往灶膛里一送,火星子“噼啪”炸响,“等明儿我去后山坡采点蜈蚣草,再去张屠户家要点猪板油调药...对了,”她突然转身抓住小豆子的肩膀,“你明儿天不亮就去村东头老槐树下,那棵树洞里藏着我埋的野山参——别让旁人看见。”小豆子被她严肃的模样吓了一跳,赶紧用力点头。

系统光屏在夜里第三次弹出时,苏念安正借着月光翻账本。

《金创方》残卷的500功德像根刺扎在她眼里,面板上的“300”红得刺眼。

她想起白日里赵婶腿上翻卷的烂肉,想起阿爹被逐出宫时说的“医者仁心,可这世道...容不下太善的人”,手指重重按在光屏上:“我要攒功德,我要救人。”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药庐的木门便被叩得轻响。

苏念安开了门,正撞见小翠抱着个粗陶碗站在台阶下,发辫上还沾着草屑:“念安姐,我娘说您昨儿累坏了,让我送碗南瓜粥来。”陶碗掀开,热气裹着甜香扑出来,粥里还埋着两颗蜜枣,在晨光里泛着琥珀色的光。

“快进来坐。”苏念安接过碗,这才注意到小翠的布鞋底沾着泥——她定是天没亮就出门了。

小翠跟着她进了堂屋,目光扫过药柜上码得整整齐齐的药包,突然说:“我能帮您干活吗?

我会烧火、洗碗,还会认几种草...我娘说,要报您的恩。“她的声音越说越小,手指绞着衣角,却始终抬着头看苏念安,眼睛亮得像两颗星星。

苏念安突然想起自己十二岁时,也是这样站在药庐门口,求隔壁张婶教她认药草。

她蹲下来,替小翠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发梢:“好啊,你先帮我把这堆晒干的紫苏叶收进陶瓮,记着要轻拿轻放。”小翠立刻应了一声,像只小雀儿似的扑向竹筐,发辫在身后一跳一跳的。

傍晚时分,苏念安带着小豆子去溪边洗药杵。

路过村口老榆树下时,几个纳鞋底的妇人突然噤了声。

她刚要低头走过去,却听见王二嫂的尖嗓子从背后飘来:“我可听说了,青禾药庐的小丫头,昨儿给赵婶敷的药里掺了偷来的宫药——”

“嘘!”另一个声音压得低低的,“你没见她白日里神神叨叨的?

我家小子说,看见她对着空气比划,指不定是招了什么邪祟...“

苏念安的脚步顿住。

她侧过脸,看见树影里几个妇人的脑袋凑成一团,有人抬眼瞥见她,慌忙用鞋底拍了拍身边的人。

小豆子攥住她的衣袖:“念安姐,她们...她们胡说!”

“没事。”苏念安摸了摸小豆子的头,声音轻得像片羽毛,“我们回家。”可她的指尖却在药杵上掐出了月牙印——这些话太齐整了,像是有人特意编排好的。

她想起前日在族祠,表亲王氏捏着她的田契冷笑:“一个没了爹的小丫头,守得住这药庐?”

月光爬上青瓦时,苏念安坐在院中的石凳上,望着药庐门口新挂的铜铃铛(那是小翠用攒了半年的铜板买的)。

风一吹,铃铛“叮铃”作响,惊起几只夜鸟。

她摸出怀里的地契,纸角被她捏得发皱——看来,有些人等不及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