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神童:五岁半科举打脸全族
寒门神童:五岁半科举打脸全族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寒门神童:五岁半科举打脸全族 > 第21章 购买笔墨纸砚

第21章 购买笔墨纸砚

加入书架
书名:
寒门神童:五岁半科举打脸全族
作者:
盛宴3
本章字数:
4444
更新时间:
2025-06-12

徐有德默了一会儿,端起李氏送来的红糖鸡蛋,却也没急着吃。

只是把玩着碗沿,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似的,才又开口说道:“你平日里,要多跟文彦念叨念叨。”

李氏竖起耳朵听着。

“‘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

“阿飞也是他至亲的弟弟,流着一样的血脉。”

“让他多跟阿飞保持好关系,多亲近亲近。”

李氏心里咯噔一下,脸上的笑容也僵住了。

她怎么听着,这话的意思,是要她儿子去巴结那个一首被他们看不起的徐飞?

以前家里所有人都围着文彦转,夸他有出息,夸他聪明,结果现在,居然要他去跟二房的搞好关系?这算什么事儿啊!

她心头又疼又痒又难受。

可她也知道丈夫不是没头没脑说这话的。

徐有德接着说道,“我看阿飞啊,是个聪明的……就怕他以后真有个出息……”

万一呢?万一那个不起眼的徐飞,真的就像徐老头说的,考中了秀才,考中了举人,甚至更高?

那他们的文彦怎么办?

徐家未来的希望,难道要从文彦身上转移到徐飞身上去了?

但紧接着,李氏心里又转了个弯。

如果徐飞真的有大出息,成为官老爷,那他们作为他的伯父伯母,还能差得了?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话可不是白说的。

想到这里,李氏虽然心里膈应,却也知道丈夫说的是眼下最稳妥的路子。

面子是小,利益是大。

“我知道了,当家的。”

李氏轻声应下,心里的滋味难以言喻,“我会跟文彦好好说的。”

……

天蒙蒙亮。

徐飞就背着他那个破旧的布包,像往常一样,打算步行走到镇上去。

刚走到院门口,身后却传来了脚步声。

他扭头一看,意外地发现是徐老头。

徐老头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手里攥着几枚铜钱。

他走到徐飞面前,将那几枚铜钱塞到徐飞手里:“阿飞啊,拿着。”

“这是西文钱,够你这两日坐牛车去镇上了。”

徐飞手里着冰凉的铜钱,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说的讽刺感。

以前,他这个嫡亲的孙子,连口饱饭都要看人脸色,更别说坐牛车了。

如今,他只是展现了那么一点点天赋,这个以前对他视而不见的爷爷,就立马摆出了一副“爷爷”的模样,说出“爷爷拼了命也要供你”这样的话。

他面上却丝毫不敢流露,赶紧低下头,恭敬地说道:“谢谢爷爷!孙儿定不辜负爷爷的期望!”

徐老头看着他这副乖巧懂事的模样,更是满意得不得了。

他拍了拍徐飞的肩膀,笑道:“好孩子,一会儿你大伯带着你们一起去书肆买纸墨笔砚。”

徐飞点点头,说好。

他一扭头,就看见徐文彦也背着个簇新的小书包,正眼神复杂地看着他。

看到徐飞扭过头,徐文彦冷哼了一声,脑袋扭向一边,似乎不愿意搭理他。

不过,到底是没有像往常那样,出言讽刺或者咒骂了。

看来昨晚他爹娘的话,还是起了点作用。

正说着,院里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徐有德从屋里快步走了出来,脸上挂着和徐老头如出一辙的笑容、

“阿飞起来啦?快快快,动作麻利点!”

徐有德一出来就提高了嗓门。

“文彦,你还磨蹭什么呢?快点,别赶不上镇上的牛车!”

徐文彦听到他爹喊,极不情愿地翻了个白眼,但还是加快了脚步。

徐飞把那西文钱揣进怀里,对着徐有德恭敬地喊了一声:“大伯!”

“哎!好!”

徐有德笑着应了一声,上前一步,然后带着他们朝院门外走去。

三人来到村口,果然停着一辆牛车。

牛车颠簸,三人坐在上面晃晃悠悠。徐有德坐在前面,时不时回头对徐飞和徐文彦说两句,多半是些“好好念书”、“别给家里丢脸”之类的场面话。

到了镇上,天色己经大亮,街道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徐有德对镇上显然轻车熟路,带着两人七拐八弯,很快就来到一家名叫“文心斋”的书肆门口。

书肆门口挂着一串风铃,微风吹过,发出清脆的响声。

门口立着两根朱红色的柱子,显得颇为雅致。

徐有德一进去,就有伙计迎了上来,态度恭敬。

“徐老爷来了!今儿要瞧点什么?”

伙计躬着身子问道。

徐有德指了指徐飞和徐文彦。

“这不是两个孩子来置办些笔墨纸砚。”

他又特别把徐飞往前拉了拉,对王掌柜说,“这位是我二房的侄子,叫徐飞。”

“你看,我家的孩子,不管是亲生的还是侄子,那都是要一样对待的,都得好好栽培!这读书可不能含糊,笔墨纸砚,都得用最好的!”

徐文彦在一旁听着,嘴唇抿得更紧了。

上等的东西,以前可都是只给他准备的。

伙计一听这话,更是殷勤。

带着他们来到文房西宝的区域。

架子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笔、墨、纸、砚。

有成套的,有零散的。

看着琳琅满目的文具,徐飞心里默默估算着价格。

前世他是汉语言博士,对这些东西也算了解。

这年代,宣纸、徽墨、端砚、湖笔,哪一样不是金贵得很?

特别是好的,价钱更是吓人。

接着,徐有德便开始了他的“大采购”。

他先是让伙计拿了几套上好的湖笔,左挑右选,还特意拿起一支,在手里掂了掂,对徐飞说:

“飞儿啊,这笔可重要,用着趁手的,写起字来才能事半功倍!这支你看怎么样?笔毫柔韧,蓄墨也好!”

说着,就把那支笔塞到了徐飞手里。

徐飞赶紧双手接过,做出受宠若惊的样子,连连点头:“谢谢大伯!大伯对侄儿太好了!”

果然,接下来徐有德又让伙计拿了上好的徽墨,一方一方地看,还亲自捻了捻,闻了闻墨香,一副行家的模样。

又挑了几刀雪白的宣纸,厚薄均匀,纸质细腻。最后,又选了几个漂亮的瓷砚台。

他一边挑,一边不忘跟徐飞和徐文彦说些“这些东西都是最好的,你们要好好用功”、“大伯花钱不怕,就怕你们不用心”之类的话。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