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辉煌前传
兆辉煌前传
当前位置:首页 > > 兆辉煌前传 > 第50章 尾声:毒雾散尽

第50章 尾声:毒雾散尽

加入书架
书名:
兆辉煌前传
作者:
多情神刀
本章字数:
3588
更新时间:
2025-06-15

十年后的深厦市,护城河的水面漂浮着成片的睡莲,粉白的花瓣倒映在碧波中,与河畔步道上追逐嬉戏的孩童身影相映成趣。清晨六点,72岁的老船工老李摇着木橹,开始了每日的河道巡查——这是他退休后主动申请的志愿工作,船头悬挂的铜铃随着水波轻晃,声音清脆得如同记忆里未曾被铅毒污染的岁月。

市立医院的铅中毒治疗中心己改建成环境医学博物馆,玻璃展柜里陈列着泛黄的病历、铅制医疗器械,以及当年轰动全城的铁梅拐杖。郑毅然作为名誉馆长,正在给一群医学院学生讲解:"看这个检测报告,20世纪70年代深厦市儿童血铅超标率曾高达78%,而现在..."他的手指划过电子屏上的实时数据,"连续三年保持为零。"阳光透过博物馆的天窗洒落,照在展厅中央的全息投影上,当年被铅毒笼罩的灰暗城市与如今的明媚景象交替闪现。

张晓丽站在新生公园的纪念墙前,指尖轻轻抚过刻着父亲名字的铅灰色石碑。墙面上,新增的板块记录着全球其他地区铅污染治理的案例——非洲某铅矿的生态修复、东南亚电子垃圾处理革新。一阵风拂过,她鬓角的白发随风飘动,脖颈处淡淡的铅灰色印记早己褪去,只留下浅浅的疤痕,如同岁月镌刻的勋章。

"张阿姨!"小萱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如今的小萱己是环境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她抱着厚厚的研究报告,眼睛亮晶晶的,"我们团队研发的新型铅污染土壤修复剂,在实验室测试效果特别好!"她翻开报告,数据图表间夹着一张泛黄的照片——当年躺在病床上的小女孩,与现在意气风发的少女重叠,恍若隔世。

与此同时,深厦海关的智能检测仪突然发出警报。一箱申报为"陶瓷工艺品"的货物被拦下,X光扫描显示内部暗藏铅制违禁品。关长盯着屏幕冷笑:"还想用铅晶花瓶当掩护?"他调出跨国犯罪数据库,快速比对货物信息,这是本月第三次查获的新型走私案件。窗外,海关大楼的电子屏滚动播放着警示标语:铅毒之害,警钟长鸣。

在城市边缘的老城区改造现场,施工队挖到了一处地下密室。锈蚀的铅门被打开时,尘封的记忆扑面而来——墙角散落的铅制炸弹残骸、墙上模糊的铁梅涂鸦。闻讯赶来的郑毅然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捡起半张照片,上面是个笑容灿烂的年轻女人,背面写着"阿雪,1964"。他望着远处新建的环保主题公园,那里的喷泉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忽然想起兆辉煌临终前的眼神,那抹在绝望中闪现的释然。

深厦大学的阶梯教室里,一堂关于"环境与人性"的选修课座无虚席。教授播放着纪录片《铅痕》的片段,画面里,张晓丽在废墟中寻找证据的身影与郑毅然指挥救援的场景交替出现。"同学们,"教授推了推眼镜,"深厦市的重生告诉我们,比铅毒更难清除的,是人心的贪欲;比治理污染更重要的,是守护良知。"台下学生们认真记录,窗外的梧桐树沙沙作响,阳光透过叶片洒在课桌上。

深夜的环保监察支队指挥中心,大屏幕上的监测地图一片静谧的蓝色。值班员伸了个懒腰,正要关闭系统,突然发现城郊某废弃工厂的地下监测点数据异常波动。三分钟后,全副武装的执法人员己集结完毕。带队的队长摸着腰间的新型铅含量检测仪,想起入职时的誓言:"绝不让铅毒的噩梦重演。"

在城市图书馆的角落,一位白发老人正在撰写回忆录。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辉煌集团的兴衰往事,还有那个瘸腿少年如何在铅毒中迷失又挣扎的故事。偶尔有读者路过,看见老人后颈隐约的铁锚状疤痕,却不知道这个沉默的老者,曾是那段黑暗历史的见证者。

护城河的游船码头,游客们排着队等待登船。船头的广播里,导游讲述着深厦市的前世今生:"各位请看右侧的雕塑,这是为纪念两位环保斗士而建..."年轻情侣们忙着拍照,孩子们趴在栏杆上看鱼,没人注意到船底的检测仪正在默默工作,实时监测着水质中的铅含量。

当最后一抹夕阳沉入地平线,深厦市的霓虹次第亮起。环保主题灯光秀在建筑群间流转,巨大的投影在护城河面上勾勒出铅梅的轮廓,转瞬又化作展翅的白鸽。郑毅然和张晓丽并肩走在河畔,看着夜跑的市民、散步的老人、玩耍的孩童,相视一笑。风从河面吹来,带着睡莲的清香,再也闻不到一丝铅尘的气息。

远处,深厦市环保科技馆的穹顶缓缓打开,天文望远镜对准璀璨星空。讲解员的声音回荡在展厅:"我们探索宇宙,也守护家园。曾经,铅毒让深厦市的天空蒙尘;如今,我们用科技与良知,擦亮这片蓝天。"孩子们仰着头,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就像这座城市,在伤痛中重生,在铭记中前行,永远不再让铅毒的阴影遮蔽希望的光芒。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