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和赵刚怀揣着重建计划,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但内心却充满了焦虑,因为他们深知筹资的道路将会异常艰难。他们首先来到了亲戚家,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可他们的心情却如阴霾密布。
“表哥,养殖场遭了灾,损失惨重,我们想重新建起来,需要借点钱,您看能不能帮帮我们?”林晓面带诚恳,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和期待。
表哥坐在陈旧的木椅上,眉头紧皱,目光躲闪:“林晓啊,不是我不想帮你,你也知道,我家里孩子上学、老人看病,到处都需要花钱,实在是拿不出多少钱啊。”
林晓的眼神瞬间黯淡了一些,但还是不肯放弃:“表哥,我知道您有难处,但是只要您能借一点,哪怕是一点点,也能帮我们度过这个难关。”
表哥无奈地摇摇头:“林晓,我真的无能为力,你再去问问别人吧。”
离开表哥家,他们又来到了另一户亲戚家。
“姑姑,养殖场这次受灾太严重了,我们想重新站起来,您能不能借点钱给我们?”赵刚一脸的疲惫与无奈。
姑姑面露难色,一边搓着手,一边说道:“刚子啊,不是姑姑不帮你们,姑姑家里也没什么积蓄啊,实在是爱莫能助。”
林晓和赵刚接连吃了好几回闭门羹,心情愈发沉重。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赵刚忍不住抱怨:“这些亲戚,平时关系看着挺好,一到借钱就都推脱,真是让人寒心。”
林晓叹了口气,安慰他说:“别灰心,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活压力,我们不能强求。总会有办法的。”
他们又去找了之前合作过的一些商家。在一家建材店里,林晓陪着笑脸对老板说道:“老板,您看我们之前合作也挺愉快的,这次养殖场重建,需要大量的建材,能不能先赊点材料给我们?等我们养殖场盈利了,一定第一时间还钱。”
老板坐在柜台后面,叼着烟,冷漠地回答:“这可不行,我这小本生意,赊不起账。你们没有现钱,没法出货。”
林晓急忙解释:“老板,您放心,我们有详细的重建计划,很快就能恢复生产,到时候绝对不会拖欠您的货款。”
老板不为所动:“说的好听,万一你们失败了呢?我可承担不起这个风险。”
一次次的碰壁让两人感到无比沮丧,夜晚,他们坐在路边的小酒馆里,相对无言。
赵刚拿起酒杯,一饮而尽,愤愤地说:“这世界怎么这么现实,想做点事就这么难吗?”
林晓也喝了一口酒,缓缓说道:“别这么悲观,这只是暂时的困难,只要我们不放弃,总会有出路的。”
一天,他们听说镇里有一个扶持农业项目的座谈会,便决定去碰碰运气。座谈会在镇政府的会议室举行,里面坐满了来自各个村庄的农民和企业家。
林晓鼓起勇气站起来发言:“各位领导,我们的养殖场遭遇了暴风雨,损失惨重,但我们没有放弃,我们有信心重建,希望能得到一些支持和帮助。我们制定了详细的重建计划,一定会好好经营,为镇里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镇领导看着他们手中厚厚的计划书,被他们的决心所打动:“小伙子,你们的精神值得赞扬,我们会研究一下,看看能给你们提供什么样的帮助。但是,这需要时间和程序,你们也要做好心理准备。”
这让林晓和赵刚看到了一丝希望,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
回到村里,他们一边等待镇里的消息,一边组织工人开始清理废墟,为重建做准备。炎热的太阳下,工人们汗流浃背。
“大家加把劲,早点清理好,咱们就能早点开始重建。”赵刚挥舞着手臂,大声喊道。
“赵老板,放心吧,我们肯定努力干!”工人们纷纷响应,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这时,苏瑶跑了过来,她的脸上洋溢着兴奋:“林晓,赵刚,我帮你们联系了一个愿意投资的人,不过他要先考察一下养殖场的情况。”
林晓和赵刚喜出望外,眼中充满了惊喜。
林晓激动地握住苏瑶的手:“苏瑶,真是太感谢你了,你总是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帮我们。”
赵刚也连忙说道:“是啊,苏瑶,你可是我们的大救星。”
投资人来到养殖场,看着一片狼藉的景象,眉头紧锁,脸上露出犹豫的神情。
“这情况比我想象的还糟糕,我投资是要看到回报的,这么大的风险,我得再考虑考虑。”
林晓急忙说道:“先生,您别看现在这样,我们有详细的重建计划,包括新的养殖技术、市场拓展方案,只要资金到位,很快就能恢复起来,而且会比以前更好。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一首很受欢迎,未来的盈利绝对没问题。”
赵刚也跟着说:“是啊,先生。我们有决心也有能力把养殖场做好,您的投资不会打水漂的。我们可以给您签订合同,保证您的权益。”
投资人思考了片刻:“好吧,我可以先投一部分资金,但你们必须按照计划严格执行,我会定期来查看进度。如果发现有什么问题,我可能会随时撤资。”
终于有了资金,重建工作正式启动。林晓和赵刚每天都在养殖场忙碌,监督施工进度,确保工程质量。
“这个鸡舍的地基要打牢一点,不能马虎。”林晓对施工人员严肃地说道。
施工人员点点头:“林老板,您放心,我们一定按照标准来。”
赵刚也在一旁叮嘱:“排水管道的铺设要符合标准,不能再出问题。上次就是因为排水不好,才遭受了那么大的损失。”
工人们虽然辛苦,但都干劲十足。
一天,施工过程中出现了材料短缺的问题。
“林晓,水泥不够了,今天的工程可能要暂停。”工头着急地跑过来对林晓说道。
林晓皱起眉头:“不能停,我马上想办法去买。”
他骑着摩托车,奔波于各个建材店,终于在一家偏远的店里买到了急需的水泥。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养殖场的重建工作逐渐接近尾声。
新的鸡舍和猪栏拔地而起,宽敞明亮;先进的养殖设备也安装到位。
“终于快完成了,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赵刚看着焕然一新的养殖场,感慨地说道。
林晓也松了一口气:“是啊,但这只是开始,后面的经营管理更重要。我们要吸取之前的教训,不能再重蹈覆辙。”
正当他们准备引进新的种苗,重新开始养殖时,却发现市场行情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