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陛下口谕
第二十三章 陛下口谕
“陛下口谕,命我照拂公主,太子若是有什么不满,不妨去找陛下问一问呢?”
楚玉瑶索性将这件事推到了萧景珩的身上。
她笃定,萧与鄢绝对不敢去找萧景珩对峙!
这小子若说他最惧之人,当是要属他的父亲……
每每犯了错,楚玉瑶揍他也不过是小惩大诫罢了,但萧景珩却不同,每次都是真的下狠手!
甚至有一日仅仅是因为萧与鄢的字迹潦草,硬是打了他足足五大板子!
板子都被摔断了!
“你莫要得意太久,懿嫔,本太子已经记下你的名讳了,从你入宫起,便风波不断,先是钱答应又是夏美人,看来你还真是个手腕高明的,与之前他们送进宫的那些蠢货不同呢。”
萧与鄢负手而立,声线冷冽的说着。
这么一番话,听的楚玉瑶不禁想笑。
也不知怎的瞧着儿子如今一副少年老成的模样,她心中百味交杂。
他的身上有着一股,本不该属于他的成熟……
“日后若是让我揪着你的错处,定将你挫骨扬灰!”
太子临走时俯身在楚玉瑶的耳畔撂下这么一句,便傲然离去。
当然不止这些,他还命人将与微宫中那些蛐蛐笼子、小人儿书等,一股脑的全部都给撤走。
对此,与微大闹了一场!
甚至还扬言要绝食!
这般动静传入了文妃的耳朵里。
她此时正端坐在锦绣宫的主位上,细细品赏着瓷杯中的茶汤:“若是公主绝食,那可就有好戏看了,再传入陛下的耳朵里……”
一旁的几个宫妃脸上也漾着得意之色。
其中一人开口说道:“这么多年来公主一直都是在文妃娘娘的膝下教养,公主生性跋扈又不喜被说教,她上赶着非要自己揽下这苦差事,真若是出了什么差错,那也与文妃娘娘您无关,是她,自作自受!”
禾美人全程缄默寡言,直至文妃的眸光渐落在她处,她这才低声开口呢喃一句:“公主心目中,早已将文妃娘娘当做她的母妃,想来,旁人再做什么也是无用功罢了。”
“本宫不过是做了自己分内之职,尔等莫要说这些有的没的,喝茶吧。”
文妃睨了一眼身侧几人。
小宫女步履匆匆的快步入门来,她干咳一声,递了个眼神将伺候文妃身侧的丫鬟换之。
她俯身贴耳在文妃的耳畔呢喃道:“娘娘,内务府那边来的消息,说是昨夜皇上发现懿嫔的牌子不在,发了好大一通脾气呢。”
这……
文妃抬眸睨了她一眼,要知道这么多年来,皇帝鲜少会主动提及哪位妃嫔要她们翻牌子伺候。
除非是王喜将玉牌送到他的跟前……
大多时候,萧景珩更是还会假借公务繁忙为由,直接拒了!
“内务府那边怎么说的?”
“他们说,因为这些时日懿嫔在照顾公主,唯恐将公主的病气带给陛下,所以……”
主仆二人对视一眼。
文妃知晓,这也不是个法子,拖也拖不下去。
她垂下了眼眸,眸光中透着几分毒辣的深意,“那便让她去伺候好了。”
临夜。
楚玉瑶让人从小厨房端着热气腾腾的海鲜粥来。
她原先便喜欢吃这些稀奇古怪的,越是皇城之中难得寻见的,她便越是喜爱。
甚至夏日吃冰,冬日里要吃暖和的烤肉……
大多食材京城是没有的。
就像那草原上独有的烧烤,是她随着先父出征时,在营地里吃过的。
无奈之下,萧景珩也就只能命将士们在王府后院搭了个架子烤羊肉。
许是最近到了朝廷上贡的日子,海货送来的不少。
还大多比较新鲜。
楚玉瑶指了指面前桌子上摆着的瓷碗:“公主试一试,这个虾仁羹鲜甜味美,我让人吊炉炖煮了一个多时辰。”
“虾子腥味儿好重,我不要。”
与微将头偏向一侧,又待一旁的宫婢吩咐道:“本公主的燕窝粥呢?”
“你尝尝再说呢?”
楚玉瑶端起了瓷碗,自顾自的盛了一碗,舀起一勺放入嘴里仔细品赏。
嗅到那一股扑鼻而来的香味,与微狠狠地心动了。
“真的有那么好吃么?你的方子,那能比宫中的御膳房,更味美?”
她诧异的瞪大了丹眸,怔怔的看着楚玉瑶,眼神中依旧是诸多的不信任。
楚玉瑶也不做辩解。
后宫御膳房的方子是错的……
她听闻夏盏提及,当年宫变,王府被屠戮满门,唯有他们几个贴己的丫鬟带着她的一双儿女躲在王府的假山暗室里,直至等到了外面局势将稳,这才将他们给带了出来。
所以小厨房的人,早已归西,那方子除了她之外,普天之下再无一人所知!
“哇,这个虾仁羹真的好好喝,我甚至都分辨不出,哪些是米粒,哪些是虾仁了!”与微眼神中充斥着满满的惊喜之色。
她看着一旁的楚玉瑶,目光尤为复杂。
虽然她也心知,此女接近自己的目的不良,便是和其他宫妃一样。
企图利用自己好对她的父皇谄媚示好。
却也不知何故……
她嘴上说的凶狠,心里却一点都不厌恶这个懿嫔。
且,懿嫔总是隔三两日给她弄来一大堆稀奇古怪的玩意。
“公主和太子的关系不太好么?”
楚玉瑶吃饭的时候,试探性的开口,低声询问一句。
她本也没想着与微能够同自己说些体己话。
不曾想,一旁的小人儿叹息一声,又懊恼至极的摇摇头:“他哪里是同我关系一般,父皇这几年也越发厌恶我兄长,话都不想同他多讲。”
什么?
“你是不晓得,我听他们说,杖毙夏美人第二日,兄长特意去了御书房找我父皇请命要将你送进慎刑司,你呀,日后见着他可要当心着点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