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诸葛,开局怒怼隆中对
三国:小诸葛,开局怒怼隆中对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三国:小诸葛,开局怒怼隆中对 > 第103章 孙权意图以皇叔之子相胁

第103章 孙权意图以皇叔之子相胁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小诸葛,开局怒怼隆中对
作者:
富贵花V
本章字数:
5660
更新时间:
2025-07-09

“贤侄,你这也太不诚恳了!”

“方才你还说‘金吕布,银马超’,将马孟起比作吕布再世。”

“怎么,见我老张一来,就换了一套说辞?”

“金的、银的都让吕布和马超占了,其他人还剩啥?”

张飞语出惊人,诸葛逸一时语塞,只觉有理难辩。

诸葛逸干脆言道:“张伯父,说您与马超谁强谁弱皆是虚妄。

等将来有机缘,您与他战上一场便知分晓。”

“或者,您去问问黄老将军,他与马超交过手,更有资格评判。”

此言一出,张飞注意力瞬间转移。

“哈哈哈!也罢,今日暂且饶过贤侄!”

言罢,张飞望向儿子张苞,一脚踢去。

“混账玩意儿!”

“伯治因给星彩和银屏讲故事而忘了通知你爹,莫非以为我己不在?”

“即刻!”

“你必须亲自驾车送银屏妹妹回去!否则,如何向关伯父交代?”

训斥完张苞,张飞语气转温。

“星彩,你娘方才寻你,快去吧!”

张飞对待儿女态度截然不同,令诸葛逸暗自诧异。

张苞仿佛被边缘化,连看门犬在张飞心中的地位都超越了他。

“好,爹,我马上送银屏妹妹回去。”

张苞从地上爬起,毫不在意,那熟练的姿态透露出几分辛酸。

“张叔父,诸葛兄长!”

“那……银屏就先告辞了。”

小关银屏向诸葛逸和张飞行礼,随后离去。

张苞紧跟其后,宛如小尾巴。

张星彩虽感不舍,但看到兄长如此,只能应了声,边回头边走向后院。

众人离去后,张飞审视着诸葛逸。

“贤侄,关中战事处理得井井有条,比我们老一辈还出色!”

“说吧!”

“老张我可不信你是无事登门。”

张飞大大咧咧坐下,语气首爽,与之前对待张苞时截然不同。

诸葛逸犹豫,难以启齿。

沉默蔓延。

“砰!”

张飞拍了下他的肩膀。

张飞叹了口气,对诸葛逸道:“能让你如此为难,想必事情棘手或重大。”

“说吧!”

“你张叔父虽是粗人,但不会因你的话动怒。”

“伯治,别妄自菲薄。”

“我们,包括你父亲、大哥、二哥、庞军师、子龙,都对你寄予厚望。”

张飞此言,让诸葛逸稍感宽慰。

“张伯父,我说了后,您可别生气动手啊!”

“放心,不动手!你是大哥的心头宝,老张我还来不及宠你呢。”张飞保证。

诸葛逸深吸一口气,缓缓复述了他对赵云与徐庶所言。

他语速缓慢,尤其在关键之处,详细阐述了荆州的重要性及选择赵云与徐庶留守的原因。

半个时辰过去,诸葛逸言罢,默默合上嘴。

他不敢看张飞反应,如同犯错的孩子,双手置于膝上,眼神低垂,凝视前方。

时间仿佛停滞。

忐忑中,诸葛逸耳畔传来张飞爽朗的笑声。

“伯治贤侄,就这么点小事?”

“俺老张还以为多大事呢,原来如此!”

诸葛逸惊讶地望向张飞:“伯父,您不生气?”

“常理而言,关伯父远征益州后,应由您留守荆州。

但我却期盼赵叔父与徐伯父能担此重任。”

“这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您的安排。”

张飞听后,朗声而笑:“影响俺?伯治侄儿,自俺与兄长桃园誓盟,倾尽所有,个人利益早己置之度外。”

“在俺心中,只要能助大哥复兴汉室,不单留守荆州,即便是赴汤蹈火,亦在所不辞!”

张飞面容哀愁,苦笑说道:“昔日俺守徐州,却因醉酒失城,落入吕布之手,当时便欲以死谢罪。”

“但大哥、二哥阻止了俺,他们以桃园之情,誓与俺共存亡。”

“因此,俺苟活至今。”

“侄儿,你可明白,这份愧疚积压心头之苦?外人或许看俺粗犷不羁,但夜深人静时,俺却辗转难眠。”

“俺满心愧疚,只觉有负大哥!”

“若非俺失徐州,大哥也不必流离失所,至今无立足之地。”

“而你的到来,给了俺希望。”

“今后,凡你认为有益大哥复兴汉室之举,尽管放手而为!”

“俺老张,绝无怨言!”

“此心,二哥亦同!”

言毕,张飞起身,大步离去。

途中,张飞自觉稍显柔弱,遂大笑:“伯治侄儿,若你真觉亏待老张,便为我赋诗一篇如何?”

“如此,我便既往不咎了。”

言罢,张飞步履匆匆。

望着张飞渐渐消失在演武场墙角的背影,诸葛逸深深致敬。

他心中暗想,或许自己有所误解!

蜀汉的情怀,不仅属于汉昭烈帝。

汉昭烈帝以“蜀汉”二字开篇,而张飞、关羽、诸葛亮、赵云、庞统等人,才是真正的浪漫书写者,被历史铭记。

随后,诸葛逸低声吟诵:

“社稷摇撼天象改,三结义誓定天下!”

“豪情义薄云天外,歃血结盟共赴艰!”

“中原收复非空谈,汉室复兴有曙光!”

“青史留名谁执笔,挥毫书写……”

“涿郡刘关张,传奇难尽!”言罢,诸葛逸步出张府大门。

张飞立于张府院中,细品诸葛逸的诗句,泪光闪烁。

“大哥!”“二哥!”呼唤声回荡。

夜幕下,诸葛逸匆匆归家。

晚餐时分,他向父亲诸葛亮讲述姜维拜师赵云之事,并闻姜维今夜留宿赵云府。

同时,他得知马钧因献织机图及展现才华,获刘备赐福,并得全力支持其创造。

马钧受刘备激励,即刻前往新府筹备织机,连诸葛府也不愿返。

诸葛逸闻此,不禁哑笑。

虽两府相近,相见不难,但诸葛逸心中仍有顾虑。

他对诸葛亮道:“父亲,若明日见皇叔,请提醒他派兵守护马钧居所。”

“目前,马钧所研仅为织机,尚无大患。”

“所忧者,恐其日后发明战场利器或战略,若落入敌手,后果难料。”言毕,诸葛逸脑海中闪过诸多技术革新。

诸葛亮闻诸葛逸之忧,含笑应允。

原来,刘备早己虑及此,赐府时己派十名老兵护马钧周全。

诸葛逸闻此稍安。

餐后,诸葛逸欲离席,嘱咐父亲早歇。

诸葛亮忽道:“江东使者顾元叹、鲁子敬,实为孙主母而来。

吴老夫人思女成疾,欲见孙主母。”

诸葛逸冷笑:“此言可信?吴老夫人偏在孙夫人有孕时言此,何其巧也!”

孙权,江东之主,心系其妹。

诸葛逸调侃过后,转而严肃:“孙权意图以皇叔之子相胁,迫其放弃南郡。”

“我等便佯装不知,任由孙夫人返回江东。”

“父亲心有疑虑,料想孙夫人离去后,至少在分娩之前,孙权会有所收敛。”

“若孙夫人生下男婴,孙权夺回南郡之事,更会拖延。”

诸葛亮闻子言,苦笑浮现。

“确实如此!”

“我归前己与主公商议,他……”

诸葛亮忆起刘备当时的迟疑,续言:“他答应了。”

“三日后,孙夫人将随顾雍、鲁肃离荆,乘船归江东。”

“再见孙夫人,不知何时。”

诸葛亮深知,儿子为刘备筹谋,孙刘终有一战。

战事起,孙夫人能否归来未知,其与滞留江东主公的血脉,皆处险境。

“如此……也好。”

“届时,我亲自送孙夫人离去。”

言毕,诸葛逸离去,步入房中。

至房,欲卧却惊见佳人端坐床榻。

“以为你会陪英儿。”

诸葛逸望王异,眼中无杂念,仅于其旁坐下。

“夫人爱英儿,今夜英儿陪她。”

“而我……夜难眠,故至此。”

王异借月光,悄然打量诸葛逸。

“你也失眠?”

“陪我聊聊。”

“回荆方悟,战场之事易决,胜负生死而己,战事息,人情世故方为难解。”

言及此,诸葛逸念及孙夫人与张飞。

他本可改孙夫人之命,然为大局,只能割舍。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