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蜀道上,细雨如银针般斜织。叶惊鸿骑着那匹通体乌黑的骏马,马蹄踏过泥泞的石板路,溅起朵朵水花。他望着前方若隐若现的九重城关,嘴角勾起一抹不羁的笑。这身黑衣在雨中翻飞,宛如一只孤傲的夜枭。
“驾!”一声清喝,黑马撒开西蹄,向着城关飞驰而去。城楼上的守卫警惕地握紧长枪,却见那骑手身姿潇洒,转眼便到了关前。
“来者何人!”守卫大声喝问。
叶惊鸿勒住缰绳,露出一张棱角分明的脸:“过路的。”说着,随手甩出一锭银子,那银子不偏不倚落入守卫怀中。守卫掂了掂分量,便不再多问,挥手放行。
穿过城关,叶惊鸿放慢了速度。街道上行人匆匆,商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忽然,一抹明黄身影从街角闪过,轻纱衣摆随风轻扬,宛如春日里最娇艳的花朵。叶惊鸿心头一动,策马追了上去。
那女子似有所觉,脚步加快。叶惊鸿却不着急,只是不紧不慢地跟着。转过几条街巷,女子突然停住,转身望向他。这是个容貌绝美的女子,眉眼间透着一股灵动,嘴角勾起的笑容却带着几分狡黠。
“阁下为何追着小女子?”女子歪着头问道。
叶惊鸿翻身下马,目光落在她腰间晃动的玉簪上:“姑娘的玉簪,倒是别致。”
女子轻笑一声:“原来阁下是看上了我的簪子。”说着,她伸手摘下玉簪,在手中把玩,“不过想要这簪子,可得有点本事才行。”
话音未落,女子身形一闪,己消失在巷口。叶惊鸿嘴角上扬,飞身追去。两人一追一逃,穿过繁华的街道,越过寂静的小巷,最后来到了江边。
江上停泊着几艘商船,帆影重重。女子站在船头,迎风而立,衣袂飘飘。叶惊鸿落在她身后三丈处,目光如炬。
“姑娘,还要躲到何时?”叶惊鸿问道。
女子转身,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想拿玉簪,先过我这一关。”说着,她从袖中抽出软剑,剑光如练,首取叶惊鸿咽喉。
叶惊鸿不慌不忙,腰间软剑出鞘,与女子战在一起。两人招式变幻莫测,剑光闪烁,看得岸边众人目瞪口呆。激战正酣,叶惊鸿趁女子招式用老,身形一闪,己到她身后,伸手揽住她的腰,另一只手夺过玉簪。
“承让了。”叶惊鸿在女子耳边轻声说道。
女子脸颊一红,奋力挣脱他的怀抱:“算你厉害!”说完,转身跳入江中。叶惊鸿一愣,正要下水去救,却见女子从江面探出头来,朝他做了个鬼脸,然后消失在江面上。
叶惊鸿望着手中的玉簪,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这玉簪温润细腻,雕工精美,确实是件难得的宝物。但不知为何,他的脑海中总是浮现出那女子狡黠的笑容。
离开蜀地后,叶惊鸿继续踏上江湖之路。他踏遍三江六岸,行侠仗义,也顺手劫富济贫。每到一处,他都会打听那女子的消息,却始终一无所获。
这一日,他来到了边关。这里战火纷飞,尸横遍野。叶惊鸿望着满目疮痍的大地,心中感慨万千。就在这时,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个黄衣女子,正站在城墙之上,指挥着士兵作战。
叶惊鸿心中一喜,飞身跃上城墙:“姑娘,别来无恙。”
女子转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恢复了镇定:“原来是你。”
“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你。”叶惊鸿说道,“姑娘为何会在此处?”
女子轻叹一声:“此处是我的家乡,如今战火纷飞,我怎能坐视不理。”
叶惊鸿握紧手中的剑:“既如此,我便助姑娘一臂之力。”
接下来的日子里,叶惊鸿和女子并肩作战,击退了敌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在战火中,两人的感情也逐渐升温。叶惊鸿得知,女子名叫苏晚晴,是边关守将之女。
战事平息后,朝廷要为叶惊鸿加官进爵,授予他策勋十二转的殊荣。然而叶惊鸿却婉言谢绝,他心中只有一个愿望——为苏晚晴窃玉簪。
那日,叶惊鸿带着苏晚晴来到一条宁静的小巷。巷子里飘着阵阵面香,两人在一家小面馆坐下,要了两碗热气腾腾的汤面。
“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吗?”叶惊鸿笑着问道。
苏晚晴脸颊微红:“当然记得,你这个大盗,上来就想抢我的簪子。”
叶惊鸿从怀中掏出那支玉簪,轻轻插在苏晚晴的发间:“现在,这支簪子终于物归原主了。”
苏晚晴望着他,眼中满是柔情。窗外,不知何时飘起了雪花,纷纷扬扬,宛如一场梦幻。叶惊鸿取下腰间的明珠,随手一弹,惊起几只山雀。
多年后,有人在江南的一座庭院里,看到一位剑客和一位女子。庭院中立着一棵枇杷树,树下,两人相视而笑,岁月静好。而那支玉簪,依然静静地插在女子的发间,见证着他们那段惊心动魄又浪漫唯美的江湖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