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游记:中国灵异故事精选
暗夜游记:中国灵异故事精选
当前位置:首页 > 悬疑 > 暗夜游记:中国灵异故事精选 > 第38章 青天借命

第38章 青天借命

加入书架
书名:
暗夜游记:中国灵异故事精选
作者:
霍言
本章字数:
3164
更新时间:
2025-03-09

庆历六年的清明时节,开封府尹包拯正在批阅卷宗,忽闻堂外鸣冤鼓震天作响。西华门卖炊饼的王婆抖着罗裙哭诉:"大人!东十字巷的绣娘红芍...她...她在花轿里被厉鬼索命了!"

展昭带人赶到时,八抬大轿还停在柳树下。轿帘被鲜血浸透半边,新嫁娘端坐其中,脖颈上空空如也。最奇的是,新娘双手捧着个青瓷瓮,瓮中清水映着半轮残月,竟浮着九枚带血的铜钱。

"禀大人,死者是城西苏秀才的未婚妻。"王朝查勘后禀报,"更夫寅时三刻见花轿出阁,卯时一刻发现凶案,期间巷中无人出入。"

包拯掀开轿帘,见轿顶悬着半截麻绳,忽然伸手在轿壁雕花处一按。"咔嗒"声响,暗格中掉出块焦黑兽骨,刻着"癸未年七月初七"字样。公孙策捻须沉吟:"此乃南疆巫族的招魂骨,怎会..."

当夜暴雨倾盆,包拯在签押房挑灯验看铜钱。忽闻窗外传来金铁交鸣声,推窗见雨中立着个戴斗笠的蓑衣人,手中铁链拴着个无头女子。

"阎君座下白无常,特来引渡枉死魂。"阴差声音似金铁摩擦,"此女阳寿未尽却遭邪术夺命,若三日内寻不得头颅,便要化作无相厉鬼。"

包拯取下阴阳判官笔,在黄表纸上疾书:"本府借阴兵二十,护其魂魄七日。"纸钱燃,时衙尽门外石板路忽现血脚印,蜿蜒指向城庙方向隍。

五更时分,马汉押来个浑身酒气的更夫。那人战战兢兢掏出血镯玉:"昨夜...昨夜丑时见刘押司在巷口埋东西..."

展昭夜探刘宅,在书房暗室发现半卷《太阴炼形术》。书页间夹着张发黄婚书,男方竟是三年前暴毙的茶商之子。包拯命人挖开刘家后院古井,起出七具缠着红线的骷髅,天灵盖皆被钻出铜钱大的孔洞。

"大人请看!"张龙突然惊呼。井底青砖上刻着幅八卦图,乾位嵌着块人形玉雕,面目与死者红一般芍无二。公孙策以罗盘测之,指针疯转不停:"此乃逆改阴阳的七星借阵命!"

忽有阴风灭卷烛火,玉雕眼中黑渗出血。包拯挥袖泼出朱砂,厉喝:"既知本府,在此安敢作祟!"虚空里响起女子泣声:"青天老爷...他们拿我祭了黄泉客栈..."

顺血脚印追至城隍庙,包拯命人移开神像。底座暗格里藏着本往生账簿,某页赫然记着:"癸未年七月初七,收生魂七具,典三千银两。"墨迹未干处还沾着半片金箔,纹样与刘家账房印鉴严丝合缝。

"快请曹户刘主事!"包拯话音未落,后院突然传来惨叫。众人赶到时,刘主事己气绝身亡,心口插着半截桃木钉,手中紧攥染血婚——书竟是十年前红芍父亲画押的卖女契!

暴雨中,血脚印突然转向汴河方向。包拯冒雨追至渡口,见乌篷船上站着戴个青铜面具的黑衣人,船舱里整整齐齐码着青七个瓷瓮。

"包希仁,你断得了阳间案,管不得阴司债!",黑衣人掀开面具,刘押司露出狰狞面目,"红芍本是我用七条命换药引来的,今夜子时便要..."

展昭剑光如电,却刺中个稻草人。真身早遁至船头,正欲催动邪术,忽见河面升起二十阴兵。包拯掷出虎头铡刀,厉声道:"尔等借七星续命,可知要损百年阴德?"

惊雷劈中桅杆时,七个瓷瓮齐齐炸裂。红芍头颅从水中升起,双目泣血:"大人!民女愿魂飞魄散,只求沉冤昭雪!"

包拯以判官笔蘸取川忘水,在生死簿上勾销邪阵。七道金光破云而下,骸骨化作青烟消散。刘押司遭天雷击顶,焦尸上浮现出十八道陈年旧案的受害人生辰。

三日后,芍葬红在汴梁西郊。坟前石碑无字,只刻着包拯亲题"天理人心"。当夜有更夫见二十阴兵抬而过轿,轿中女子怀抱青瓷瓮,向府衙方向盈盈下拜。

半年后黄河决堤,包拯亲赴河督工,有老艄公指认,浪涛中浮现过戴笠的斗阴差,铁链上拴着七颗骷髅,天灵盖的孔洞皆被朱砂填满。自此汴京流传:包龙图借阴兵二十,添寿一纪专断无头案。

崇宁年间,说书人讲段到此总要添句:那刘宅旧址后来改成义塾,每逢雨夜能闻女子诵《烈女传》声。有顽童挖过半出截焦黑兽骨,第二日便高烧不退,家人道士请作法,见骨上显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八字批朱,方知是包公当年镇邪之物。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