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电商:1949
时空电商:1949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时空电商:1949 > 第83章

第83章

加入书架
书名:
时空电商:1949
作者:
帝国狂澜
本章字数:
2776
更新时间:
2025-04-25

合,这声“总统”一喊,常凯申的眉头就舒展开来了。
  因为周至柔既是空军司令,还兼任参谋总长,直接喊常凯申总统,拥戴复出之意十分明显,这可比“总裁”、“校长”之类动听得多了。
  “卑职有情况要禀报!据飞行员汇报,空袭上海一开始非常顺利,乃至突进上海市区后并未遭共军高射炮拦截,但就在我北路编队降低高度准备空袭电厂时,忽然从地面冒出数百门防空火炮……”
  常凯申皱眉道:“你的意思是,共军专门等在那里打我们伏击?”
  周至柔没直接回答是或者不是,而是进一步解释:
  “电厂与水厂,前几次空军都去攻击过,并未遭到如此猛烈的反击,可见前后两次战况不同,这是其一;
  其二,若共军在上海的防空火力一夜间全面加强,那又如何解释除了北路编队,其他中路、南路编队空袭都按预定完成呢?”
  周至柔明显在给自己脸上贴金,或者说他也被下面人骗了,剩余机群拉高脱离后,为加速逃命,根本没做任何瞄准、评估,直接一股脑儿把炸弹投了下去。
  这些炸弹一部分掉进了黄浦江,还有部分在农田、空地、树林等处爆炸,只有3枚炸中了郊区几间民房,给上海造成的损失微乎其微。
  但在周的口中就成了其他集群“圆满”完成任务。
  这一说后,常凯申的脸色忽然有些阴晴不定。
  周至柔上前一步,低声道:“不瞒总统,本次空袭原定重点是港口、码头、船厂、市政厅等处,在您下达针对电厂、水厂等设施重点空袭的命令后,我连夜调整了部署……”
  常凯申大为不悦,呵斥道:“你这番言论是在指责我命令不当?或者说,暗示我通共?”
  “不不,总统日理万机,怎么可能关注这些作战细节?您一贯从谏如流,有宵小之辈可能抓住这机会不怀好意地进言,您能不能回忆下,是谁给建议让您下达这个指示?”
  常凯申觉得这也算理由:对嘛,我以前从来不关注具体细节的,什么微操大师,都是你们栽赃陷害!
  打赢了是你们当中将、少将的长官浴血奋战、身先士卒,打输了都是我老头子运筹失当、指挥无方?有这样的混账逻辑?
  “当然,问题也不一定在总统府。”
  周至柔话锋一转,“从昨天接收指令到今天起飞,可能还有其他环节走漏了风声。
  毕竟,从徐蚌会战以来,我军作战部署一直存在泄密现象,甚至国防部作战厅的指令被共军原封不动地截获,再联想派遣出去的特派员到大陆就屡屡杳无音讯,我觉得军情领域肯定存在诸多问题,否则,您上次一再强调整顿军情干什么?”
  站旁边的小蒋暗暗竖起大拇指:周至柔能坐上这位置,当真有几把刷子,算把老头子的脾气给摸透了。
  前面说一句说高层有问题,还把旧账翻到徐蚌会战,那就很好解释了为什么三大战役连续惨败的根源:不是国军不努力,也不是蒋总裁指挥有问题,而是共军太狡猾,给了老头子足够的面子和台阶。
  至于后面那个可能性,又说明目前情报、反谍的混乱,是保密局的锅,而不是空军不努力!
  如无问题,你下令集权并让小蒋整顿情报系统干甚?
  常凯申缓缓点头:“所以,你的意见是?”
  这时候就轮到小蒋开腔了:“我觉得周总长言之有理,还是要先仔细查一查。损失几架飞机只是小事,花钱就能买回来。在敌情不明的前提下强逼下面弟兄去空袭,万一他们投共怎么办?
  再退一步说,如果后方源源不断有情报泄露,把台湾、海南、舟山的布防情报出卖给共军,那将来我们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自老郑跑去大陆后,台湾地下党的活跃情况乃至平时的传单散发活动都在快速减少,这不是保密局工作有效,恰恰相反,我认为共产党有党可能在酝酿更大的举动!”
  这一说又触及了常凯申的心事,他对没能抓获蔡孝乾耿耿于怀,两件事一结合,加重了他心底的不安。觉得儿子说的没错,当务之急是把漏洞填上,否则去一次被打一次,有多少空军能如此挥霍?
  于是他下令:“在水落石出前,空军暂不执行空袭任务,密切监控共军下一步动向!”
  周至柔大大松了口气,走出草山行宫时感觉后背都湿透了。
  自己人知道自家事,抗战开始后,国党空军几乎打光,只剩下100来架飞机,靠美援补血才慢慢缓过劲来。
  但国党空军构成很不均匀,900来架飞机中只有400出头是能执行战斗任务的作战飞机,之所以出现该局面,是因为美军移交的大多是执行驼峰空运后剩余的飞机,运输机占大多数,弄回国没啥意思,干脆全送给国党当援助算了。
  几年内战下来,空军七零八落地折损、起义、被俘,能有效出动的作战飞机已不到230架,很多明面上在册的飞机,实际压根无法使用。今天这样大的损失,相当于一口气赔进去了3%,再多来几次,只怕空军的脊梁骨都会被打断。
  能暂时稳住局面就是胜利,最关键是他读懂了小蒋的暗示:只把锅往情报系统、往保密局身上甩,后面自然有人替他出声。
  现在不也过关了么?
  国党这边愁容满脸,上海却乐开了花,陈毅市长下午时分亲切看望并慰问了高炮第5师。
  由于防空需要,不能太大张旗鼓搞表彰会,以免给后续作战造成麻烦,他在师指挥部当场泼墨挥毫写下“二六防空大捷纪念!”字样,交代秘书道:“让上海搪瓷厂尽快生产2000个,算市政府送给同志们的特别礼物。
  另选几个最好的,再加点年货加急送北京,感谢军工局的同志们!上海人民能过个好年,他们功劳很大!”
  李品山笑道:“给军工局的年货我们在准备啦,同志们正在搜罗敌机残骸,看能不能搞到有用部件给军工局;另外搞个完整的指北针,拆下来专门送给林教授,他可喜欢这种小玩意了!”
  陈毅大笑:“这个好,这个好,我们一起往北京送,表示感谢!”
  消息传到军委后,聂总长亲自向主席汇报了这振奋人心的好消息,称赞道:“……这次防空作战是耗弹最少、成果最大的一次。5师只用了900多发炮弹,就取得了击落了5架、击伤1架的战果,我军无一损失。
  更重要的是,从作战开始到结束,国民党空军的一举一动,全程在我军雷达严密监控之下。”
  主席点点头:“所以说一定要发展高科技,小米加步枪动不了老蒋的飞机,雷达加高射炮就揍得他哇哇叫了嘛!这次作战胜利,与前线指挥员把握时机固然密不可分,与军工局研发的先进装备更分不开。军委好好总结经验,防止国民党反扑。”
  “既然这种先进装备如此有效,我们准备在北京也进行部署,进一步提高首都防空水平。”
  主席道:“我看可以,但一定要注意极端保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