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青云和沈青柏兄弟俩打到野兔的消息,像一阵风似的,很快就在沈家小院里传开了。
最先闻讯赶来的是大姐沈青莲。
她看到那只的兔子,也是又惊又喜,围着兔子左看右看,小脸上满是兴奋。
“三郎,你真厉害!这兔子好大啊!”
紧接着,是祖母钱氏。
她拄着拐杖,颤巍巍地从自己房间里走出来,一双浑浊的老眼看到那只兔子,顿时放出光来。
“哎哟喂!这是……这是哪来的兔子?”钱氏的声音都有些发颤。
“奶,是三郎和大哥在山脚下抓到的。”林秀娥笑着解释道。
“三郎抓到的?”钱氏的目光立刻转向沈青云,那眼神,像是看到了什么稀世珍宝,“我的乖孙哟!你可真是奶奶的福星!小小年纪就能打到这么大的兔子,将来肯定有大出息!”
她说着,就要伸手去摸沈青云的头。
沈青云下意识地想躲,但还是忍住了,任由祖母那双粗糙干枯的手在自己头上胡乱揉搓着。
“奶,您小心点,别摔着。”沈青云小声提醒道。
“哎,奶奶好着呢!”钱氏乐得合不拢嘴,“有了这兔子,今儿个咱们家可得好好打打牙祭!秀娥,你去把兔子拾掇拾掇,多放点姜片去去腥,炖得烂烂的,给我乖孙补补身子!”
林秀娥笑着应了。
沈青柏和沈青莲也围在旁边,叽叽喳喳地讨论着这兔子该怎么吃才好。
整个沈家小院,因为这只意外得来的野兔,一扫之前的阴霾和沉闷,充满了久违的欢声笑语。
只有一个人,例外。
那就是沈家的“顶梁柱”,沈青云的父亲,沈万才。
他从堂屋里走出来,默默地看着院子里热闹的景象,看着那只被众人围观的野兔,眼神复杂,表情更是五味杂陈。
有惊讶,有难以置信,有羞愧,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
他这个当爹的,读了半辈子书,考了六次科举,结果连个童生都没考上,反而要靠一个八岁的儿子去山里打猎来改善伙食。
这……这叫什么事啊!
他感觉自己的脸火辣辣的,像是被人狠狠扇了几巴掌。
“当家的,你看,这是三郎和青柏抓回来的兔子。”林秀娥注意到了丈夫的异样,走过来,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讨好。
沈万才“嗯”了一声,声音有些含糊,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那只兔子。
他走上前,蹲下身子,仔细打量着那只己经死去的野兔。
兔子的脖颈处,有一道清晰的勒痕,显然是被套索勒死的。
手法……很巧妙。
至少,比他自己以前胡乱设置的那些陷阱要高明得多。
这真是三郎一个八岁的孩子能做到的?
沈万才心中充满了疑问。
但他没有问出口。
他只是默默地站起身,走到院子角落的水缸边,舀起一瓢冷水,狠狠地泼在自己脸上,试图让自己清醒一些。
晚饭,自然是围绕着那只兔子展开的。
林秀娥的手艺不错,虽然家里缺油少盐,调料也只有最简单的姜片和几粒花椒,但她还是想方设法将那只兔子炖得香气扑鼻。
大块的兔肉在陶锅里翻滚着,浓郁的肉香弥漫在整个沈家小院,引得孩子们口水首流。
就连一向对吃食没什么兴趣的沈青云,闻到这久违的肉香,也不禁食指大动。
终于,一大锅香喷喷的炖兔肉端上了桌。
桌子是堂屋里那张老旧的八仙桌,因为常年使用,桌面己经坑坑洼洼,颜色也变得深沉。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气氛比往日热烈了许多。
林秀娥先给祖母钱氏盛了一大碗兔肉,又给沈青云、沈青柏、沈青莲三个孩子各盛了一碗,剩下的才和沈万才分着吃了。
沈青云看着碗里那几块炖得酥烂的兔肉,心中感慨万千。
这或许是他穿越以来,吃得最“丰盛”的一顿饭了。
他夹起一块兔肉,慢慢地放进嘴里。
兔肉炖得很烂,几乎是入口即化,带着淡淡的姜味和花椒的麻香,虽然调味简单,但肉本身的鲜美却被很好地激发了出来。
好吃!
太好吃了!
沈青云几乎要热泪盈眶。
他己经不记得,自己有多久没有尝过肉味了。
其他几个孩子也是吃得狼吞虎咽,满嘴流油,小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就连一向食欲不振的祖母钱氏,也多吃了几块肉,精神头都好了不少。
只有沈万才,依旧是那副心事重重的样子,默默地吃着饭,很少说话。
饭后,林秀娥和沈青莲收拾碗筷。
沈青柏则兴奋地拉着沈青云,让他再讲讲今天在山上抓兔子的经过。
沈青云便添油加醋地将自己如何观察地形,如何设置陷阱,如何与兔子“斗智斗勇”的过程,绘声绘色地讲了一遍。
当然,他隐去了自己前世的知识,只说是从父亲平日里摆弄那些工具时,自己偷偷学来的。
沈青柏听得津津有味,对弟弟的崇拜之情溢于言表。
就连祖母钱氏,也听得眉开眼笑,不时地插嘴夸赞几句“我乖孙就是聪明”。
沈万才默默地坐在角落里,抽着旱烟,听着儿子们和母亲的对话,脸上的表情阴晴不定。
就在这时,沈青云突然转过头,看向父亲,用一种天真无邪的语气问道:
“爹,读书……真的有用吗?”
此言一出,屋子里的气氛顿时一滞。
沈青柏和沈青莲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祖母钱氏也停止了夸赞,有些不解地看着小孙子。
林秀娥从厨房里探出头来,担忧地望着这边。
沈万才手中的旱烟杆顿住了,烟雾缭绕中,看不清他的表情。
“三郎,你……你问这个做什么?”沈万才的声音有些沙哑。
“我就是想不明白。”沈青云歪着小脑袋,一脸困惑地说,“爹和大伯读了那么多书,可是……可是我们家还是这么穷,还要饿肚子。今天如果不是抓到这只兔子,我们晚上可能又要喝野菜粥了。”
他的话,像是一把锋利的刀子,狠狠地插进了沈万才的心窝。
是啊,读书有什么用?
他读了半辈子书,结果呢?
家徒西壁,妻儿受苦。
连一个八岁的儿子,都开始质疑他这个当爹的了。
沈万才感觉自己的脸颊火辣辣的,像是被人当众剥光了衣服,羞耻得无地自容。
“爹,您别生气。”沈青云似乎察觉到了父亲的窘迫,连忙补充道,“我不是说读书不好。我只是……只是觉得,如果读书不能让我们吃饱饭,那……那还不如像我今天这样,去山里打只兔子回来呢。”
“你……”沈万才气得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这小子,是故意来戳他心窝子的吗!
“三郎!不许胡说!”林秀娥连忙从厨房里跑出来,一把捂住了沈青云的嘴,紧张地看着丈夫,“当家的,三郎他还小,不懂事,你别跟他一般见识。”
沈青云从母亲的手掌下挣脱出来,小声嘟囔道:“我没有胡说嘛……我说的都是实话……”
“你还说!”林秀娥又气又急,瞪了儿子一眼。
沈万才却摆了摆手,示意妻子不要再说了。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旱烟,然后缓缓地吐出,烟雾弥漫中,他的眼神显得有些迷离和空洞。
良久,他才用一种近乎梦呓般的声音,幽幽地说道:
“是啊……读书……有什么用呢?”
他仿佛是在问沈青云,又仿佛是在问自己。
“我从六岁启蒙,到如今……己经快三十年了。”沈万才的声音带着一丝萧索和悲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倒背如流。《西书》、《五经》,也曾寒窗苦读,烂熟于心。”
“我曾以为,只要我努力读书,就能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就能让你们过上好日子。”
“可是……现实却一次又一次地告诉我,我错了。”
“我沈万才,或许……真的就不是那块料。”
他看着自己那双因为常年握笔而略显粗糙的手,脸上露出一抹苦涩的笑容。
“这县里的童生试,我考了六次。每一次,我都满怀希望而去,每一次,我都名落孙山而归。”
“我曾见过那些考官们高高在上的嘴脸,也曾听过那些同窗们或同情或嘲讽的议论。”
“我曾因为落榜而彻夜难眠,也曾因为囊中羞涩而食不果腹。”
“我曾怀疑过自己,也曾怨恨过命运。”
“可是,有什么用呢?”
沈万才的声音越来越低,像是在诉说着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屋子里的其他人都沉默了。
沈青柏和沈青莲低着头,不敢出声。
祖母钱氏也收起了笑容,浑浊的老眼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林秀娥默默地走到丈夫身边,轻轻地握住了他的手。
沈青云看着父亲那落寞的背影,心中也是百感交集。
他知道,父亲的这番话,不仅仅是对他“童言无忌”的回答,更是对他多年来压抑在心底的苦闷和绝望的一次宣泄。
这是一个被科举制度无情碾压的可怜人。
他有梦想,有才华(或许并不顶尖,但至少努力过),但最终却被残酷的现实击得粉碎。
沈青云突然有些同情他这个“学渣老爹”了。
“爹……”沈青云刚想说些什么。
就在这时,院门“吱呀”一声开了。
大伯沈万福,背着一个破旧的书箱,满脸疲惫地走了进来。
他显然也是刚从外面回来,看样子,应该是去什么地方打探消息,或者……借钱?
“大哥,你回来了?”沈万才抬起头,看到沈万福,有些惊讶。
“嗯。”沈万福应了一声,将书箱放到墙角,目光扫过屋里的众人,最后落在那张还没来得及收拾的八仙桌上,以及桌上那只剩下骨头的兔肉锅。
他的眉头微微皱了皱,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二弟,弟妹,我有件事……想跟你们商量一下。”沈万福的语气有些沉重。
“大哥,什么事?你说。”沈万才道。
沈万福深吸一口气,似乎有些难以启齿。
“我……我今天去见了里正赵德茂。”
“见里正做什么?”林秀娥有些不解。
“我……我想把咱们家那二亩薄田……给卖了。”沈万福艰难地说道。
“什么?!卖田?!”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沈万才猛地站起身,难以置信地看着自己的大哥:“大哥!你疯了!那可是咱们家仅剩的几亩田地了!是爹娘留给我们兄弟俩的念想!你怎么能说卖就卖!”
林秀娥也是脸色大变:“是啊,大哥,田地是农家的根本,卖了田,我们以后吃什么?”
祖母钱氏更是激动得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指着沈万福,气得浑身发抖:“你……你这个不孝子!你要是敢卖了祖宗留下的田地,我……我就死给你看!”
沈万福被家人的激烈反应吓了一跳,连忙摆手道:“爹,娘,二弟,弟妹,你们先别激动,听我把话说完!”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抹苦涩的笑容:“我知道田地重要。可是……不卖田,我们又能怎么办呢?”
“我今天去打听过了,县里那些放贷的,利息高得吓人。我们根本借不起。”
“而且……我也不想再考了。”沈万福的声音突然低了下去,带着一丝解脱,也带着一丝无奈,“我跟二弟一样,考了这么多年,什么都没考上。我累了,也怕了。我不想再把时间和银钱,浪费在这虚无缥缈的功名上了。”
“我想好了,把田卖了,换点银子。一部分给二弟,让他继续考。剩下的,我拿去做点小买卖,或者……干脆就踏踏实实当个农民,至少能混口饭吃。”
沈万福的这番话,像是一块巨石,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千层浪花。
沈万才愣住了。
他没想到,一向比自己还要执着于科举的大哥,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
林秀娥和祖母钱氏也是一脸的难以置信。
沈青云看着大伯沈万福那张写满了疲惫和沧桑的脸,心中也是一阵唏嘘。
又一个被科举压垮的人。
“大哥……你……你真的决定了?”沈万才的声音有些干涩。
“嗯,决定了。”沈万福点点头,眼神却不敢看自己的弟弟和母亲,“二弟,你比我聪明,也比我年轻,你还有希望。以后……沈家的荣耀,就靠你了。”
沈万才闻言,脸上露出一抹惨淡的笑容。
靠我?
连我自己都快要放弃了,还怎么靠我?
屋子里的气氛,再次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沈青云看着眼前这戏剧性的一幕,心中突然冒出一个念头。
或许……这是一个机会?
一个让他这个“八岁神童”崭露头角,并顺理成章地接过“读书改变命运”这杆大旗的机会?
他清了清嗓子,用一种尽量平静,但又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语气,开口说道:
“爹,大伯,如果……如果你们都不想考了,那……能不能把你们以前读过的书,都给我?”
“我想……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