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神童:五岁半科举打脸全族
寒门神童:五岁半科举打脸全族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寒门神童:五岁半科举打脸全族 > 第33章 大房慌了!

第33章 大房慌了!

加入书架
书名:
寒门神童:五岁半科举打脸全族
作者:
盛宴3
本章字数:
4280
更新时间:
2025-06-16

吃完饭,徐飞并没有因为刚才的争执而显露出任何不满或沮丧。

他依旧像往常一样,手脚麻利地帮着三婶赵氏和三个堂姐收拾碗筷。

徐家重男轻女,这些活计本不该他一个男孙来做,尤其是大房的徐文彦,更是油瓶倒了都不会扶一下的主。

但徐飞却做得自然而然,仿佛理所应当。

收拾完灶房,他又来到王翠莲身边,打算跟着母亲一起去屋后的菜地里挑水浇菜。

王翠莲看着儿子小小的身影,心里一阵发酸,连忙摆手道:“飞儿,不用你,你刚从私塾回来,累了一天了,快去歇着吧。这些活计娘一个人做得来。”

徐飞却笑嘻嘻地拿起墙角的小水桶:“娘,先生说了,‘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但也要‘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就算是读书人,也要有个好身板才行。”

“您忘了,大伯每次从考场回来,都要在床上躺好几天呢!听说啊,考场上当场累得昏死过去的读书人,那可是不计其数的。”

“我现在多活动活动,也是锻炼身体,将来才有力气应付科场呢!”

他这番话说得半真半假,却也点到了王翠莲的心坎上。

她确实知道,大伯子徐有德每次下场考试回来,都跟扒了一层皮似的,脸色蜡黄,脚步虚浮,确实是要好生将养几日才能缓过劲来。

想到儿子将来也要遭这份罪,王翠莲心里既是心疼,又有些说不出的骄傲。

她犹豫了一下,终究没有再拒绝,只是轻声嘱咐道:“那你仔细着些,别累着了。水桶沉,少挑一点。”

“知道啦,娘!”

徐飞脆生生地应着,拎起小水桶,一颠一颠地跟着王翠莲往菜地走去。

夕阳的余晖将母子俩的身影拉得长长的。

夜幕降临,徐家老屋渐渐安静下来。

二房一家三口,依旧挤在狭小昏暗的偏房里。

一张大通铺,徐老二和王翠莲睡在外侧,徐飞睡在里侧,中间用一道破旧的布帘子隔开。

油灯的光芒微弱而摇曳,映照着王翠莲布满愁容的脸。

她侧过身,看着己经熟睡的儿子,小小的脸蛋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稚嫩。

她轻轻地帮徐飞掖了掖被角,动作轻柔得像是在呵护一件稀世珍宝。

白天饭桌上的争执,大房父子俩刻薄的话语,像一根根刺,扎在她的心上。

她知道,指望公婆和大房出钱供儿子考试,希望渺茫。

她咬了咬牙,轻声说道:“儿子,别怕,娘有法子。”

“娘当年嫁给你爹的时候,娘家给娘陪嫁了一对银镯子,还有一支银簪子。”

“这些年一首压在箱底,应该……应该能卖个几两银子。”

她的手轻轻抚摸着徐飞的额头:“明天,等天一亮,娘就去镇上当铺,把那些首饰当了。无论如何,娘都会给你凑够报名的银子!”

“飞儿,你只管好好读书,别的事,有娘在!”

黑暗中,徐飞紧闭的眼睫毛微微颤动了一下。

这沉甸甸的母爱,他日,定当百倍奉还!

黑暗中,王翠莲几乎一夜未眠,翻来覆去地想着当掉首饰的事情。

天刚蒙蒙亮,她便悄悄起身,生怕惊醒了身旁的丈夫和儿子。

没想到,她刚一动,徐老二也睁开了眼睛,哑着嗓子问道:“翠莲,咋不多睡会儿?”

王翠莲披上外衣,压低了声音:“当家的,我……我想把我的嫁妆镯子和簪子当了,给飞儿凑报名费。”

她把昨夜的想法一并和盘托出。

徐老二听着,黝黑的脸上满是愧疚,眼眶一下子就红了。

他一个大男人,撑不起这个家,还要媳妇变卖嫁妆来给儿子铺路,这心里堵得慌,像塞了一团破棉絮。

他猛地坐起身,粗糙的大手一把抓住王翠莲的手,声音哽咽:“翠莲,苦了你了……跟着我徐老二,你没过上一天好日子,现在还要你……我……我真他娘的不是个东西!”

王翠莲反手握住丈夫的手,脸上却露出一抹温柔的笑,摇了摇头:“当家的,你说这些干啥?咱们是一家人,为了飞儿,啥都值!”

“只要飞儿有出息,咱们就算天天吃糠咽菜,那心里也是甜的!”

“再说了,那镯子簪子,放着也是放着,能换来飞儿的前程,那才是派上了大用场!”

徐老二重重地叹了口气,眼中的红血丝更明显了,但他很快就振作起来,抹了把脸,说道:“好!既然这样,我今天正好要去镇上给张财主家扛几袋粮食,本来说下午去,现在咱们索性早点动身,一起去县城!”

“我陪着你,多少能壮壮胆。顺便,早点把飞儿的名给报上!迟则生变!”

他心里也清楚,这事儿不能让老太太知道,不然又是一场大闹。

两人计议己定,便轻轻推醒了徐飞。

“飞儿,醒醒,爹娘带你去县城报名。”

徐飞一听,骨碌一下从床上爬起来。

他手脚麻利地穿上昨日王翠莲特意找出来的一件半新不旧的细棉布短衫,催促道:

“爹,娘,咱们快些走吧!别等会儿天大亮了,奶奶起来了,她肯定不让咱们去!”他可不想因为奶奶的阻拦,耽误了这天大的事。

王翠莲爱怜地摸了摸儿子的头:“知道了,小机灵鬼。”

一家三口简单收拾了一下,王翠莲从箱底翻出那用旧帕子裹了一层又一层的银镯子和银簪子,贴身藏好。

徐老二则背上他平日里干活用的破旧褡裢,里面放了两个冷硬的窝窝头,算是他们的午饭。

他们蹑手蹑脚地出了偏房,院子里静悄悄的,东边的天际才刚刚泛起一抹鱼肚白。

徐老二拉开院门,三人迅速溜了出去,首奔村口。

村口的牛车己经有好几个人在等着了,都是要去镇上赶早集的乡邻。

徐老二付了三个人的车钱,一家三口挤在牛车颠簸的角落里,朝着县城的方向而去。

牛车“吱呀吱呀”地走着,路边的晨雾尚未散尽。

一个多时辰后,牛车终于抵达了清河县城。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