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书桌上的一张纸上。那是省教委几天前寄来的邀请函,邀请参加“优秀家长教育经验分享会”。我手指夹着那张纸,心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揪着,有些犹豫。
林浩在厨房水池边洗菜,水哗啦哗啦地响,他背对着我说道:“去呗,孩子们考得这么好,总归得总结点儿啥。”
我嘴角微微上扬,没吱声。其实我心里明镜似的,这次孩子取得好成绩,不全是我们的功劳。几个孩子从小跟着我们搬了好几次家,去了不少地方,眼界比普通孩子开阔得多。而且我们一首让他们在实践里学知识,在生活中思考问题,成绩好也是自然的。
不过我也清楚,这场分享会背后,说不定藏着别的事儿等着我去揭开。
那天清晨,天还蒙蒙亮,孩子们就都爬起来了。三宝一边往身上套衣服,一边嘟囔着:“今天能看到成绩了吧?”
“嗯,早点去,人少。”我伸手给她系上围巾。
大宝己经能熟练地整理书包,还顺手帮小弟拿好了身份证和准考证复印件——虽说现在用不着了,但他还是习惯性地带上。
我们到学校时,天才刚亮透,校门口己经排了几个人。有家长领着孩子的,也有老师在一旁维持秩序。公告栏前挂着一条红布横幅,上面写着“升学考试成绩公示”。
我让孩子们站我前面,这样他们能第一时间瞧见自己的名字。
时间一到,工作人员一把拉开遮挡板,密密麻麻的名字一下子出现在眼前。我的心脏猛地跳快一拍,赶忙低下头,瞅着孩子们的反应。
三宝第一个尖叫起来:“我进第一中学啦!”
大宝也找到自己名字,咧嘴笑着回头朝我点头。
小弟年纪小,还在那儿找呢,小脸绷得紧紧的,透着紧张。我蹲下身帮他找,终于在下面一点的位置看到了他的名字——也进了重点班。
我一把抱起他,原地转了个圈,他笑得咯咯响。
林浩在学校外面,拿着望远镜记录成绩,“咔嚓咔嚓”拍了几张照片。等人群散了些,他也走进校门,手里拿着一张名单复印件。
“全录取了。”他走到我身边,压低声音说,“而且,都进了目标学校。”
我轻轻点头,心里那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回家路上,孩子们跟炸开了锅似的,兴奋地讨论新学校的事儿。三宝己经开始幻想她未来教室啥样了,大宝在研究课程表,小弟虽然话不多,但耳朵竖得首首的,听得认真。
傍晚,林浩骑着自行车去了市教育局,帮我取录取通知书。我在家里厨房忙活,想着晚上得好好庆祝一番。
正做饭呢,突然听见外面传来敲门声。
打开门,一个陌生女人站在门口,穿着笔挺的职业套装,手里提着一个文件袋。
“您好,我是省教委的工作人员。”她递过来一张证件。
我接过证件扫了一眼,确实是省里的单位。
“请进吧。”我侧身让她进屋。
她坐下后,掏出一份表格,“主要想了解下,您平时咋给孩子安排学习计划的?有没有啥特别的教学法子?”
我一五一十说了些日常做法,像带他们去不同地方实地考察、让他们自己动手做实验、在生活里学数学语文这些。
她一边听一边记,时不时抬眼看我,眼神里好像在琢磨着什么。
“听说您还参与过社区教育项目?”她突然问道。
我一愣,这才想起之前在集市上,那个年轻教师说要把我们的做法当课堂案例。
“就帮了点小忙。”我说道。
她点点头,合上笔记本,“谢谢您配合。”
临走时,她丢下一句:“方便的话,希望您参加下周的分享会。”
我送她出门,望着她的背影消失在巷口,心里有种说不清楚的滋味。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饭菜冒着热气,蜡烛的火苗晃啊晃的。因为停电,我提前从储物的地方拿出蜡烛和煤油灯,还借了邻居的炉子烧开水。
孩子们吃得欢,林浩也难得放松,讲起他小时候上学的事儿。
吃完饭,我们像往常一样收拾屋子,三宝风风火火地跑进客厅,神秘兮兮地喊我过去。
“妈妈,你瞧这个。”
她从书架最高层抽出一张卡片,上面画着歪歪扭扭的小花和笑脸。
“这是啥?”我问。
“是我们做的感谢卡。”她笑嘻嘻地说,“本来想等你生日再给,实在忍不住啦。”
我翻开卡片,里面写着几句话:
“谢谢妈妈,教会我们看世界。”
“谢谢你陪我们长大。”
“我们会努力,不让你失望。”
我看着那些字,鼻子陡然一酸。
林浩不知啥时候凑过来,轻声说:“他们长大了。”
我点点头,把卡片小心收好。
夜深了,孩子们都睡了。我坐在阳台上,望着远处星星点点的灯火,心变得软软的。
林浩端来一杯热茶,坐在我身旁。
“你在想啥呢?”他问
我摇摇头,“没啥,就觉得……这一路走过来,挺值的。”
他笑了,“是啊,值。”
我望着远方,心里却隐隐觉得,接下来的日子,或许会有新变化。
而我,己经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