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城外,
驿道尘土飞扬,李斯一袭布衣,风尘仆仆,步入这座雄浑的秦国都城。
他抬头望去,咸阳城上,城楼高耸如山,铁甲军士手持长戟,肃然列阵,寒光闪烁如林。
远处宫阙连绵起伏,朱墙碧瓦,飞檐斗拱,气势恢宏。
宽阔的街道上,马车如流水,行人如织,货物堆积如山,市井喧哗而不乱,一派繁荣。
西方诸侯的使节衣冠华美,络绎进出王城门下;郡县文吏,衣袍猎猎,在街头巷尾奔走。
大道旁,巨石镌刻秦律,字字铿锵,威严不可犯。
咸阳之气,如炽烈长风,席卷八方;咸阳之势,若高山大河,沉雄浩荡,令人仰望心折。
李斯驻足城门,眼中映出这一切巍峨景象,胸中热血沸腾。
他知道,自己将要追随的,正是这片注定吞并六国、横扫天下的洪荒伟业。
心中暗道:秦国势如烈焰,果然是成大事之地!
李斯虽志在辅佐秦王,心志坚定,却并不鲁莽。
深知吕不韦权倾朝野,宫廷耳目遍布。此时贸然求见,非但难达所愿,反恐惹来杀身之祸。
他决定先投吕不韦门下,以普通门客之身潜伏,伺机接近秦王星河。
次日,他来到吕不韦府邸,递上稷下学宫的荐书,自称“楚人李斯,愿为相邦著《吕氏春秋》献策”。
管家审视他一番,见其言辞谦逊、学识不凡,遂收为下等门客,编入文吏之列,日间抄录篇章,夜则整理文献,闲时旁听诸子论辩。
李斯表面恭顺,心中暗自筹谋。
他每日埋首书案,抄录儒、法、道诸家篇章,暗中观察吕府动向,寻找见秦王的契机。
半月后,终于有了契机。
数日后,蒙骜凯旋,咸阳城必然锣鼓喧天,据说秦王也会现身。
蒙骜率军自魏国边境得胜归来,秦王下令举行盛大仪仗,迎接凯旋之师。
李斯闻讯,混入人群,立于城外大道旁,欲一窥秦国军威。
咸阳城外大道之上,只见班师回朝的铁骑列阵,铠甲乌黑发亮,马蹄踏地,如雷滚滚。
每一名秦军士卒,身姿挺拔,双目冷峻,浑身透着血与铁铸成的杀伐之气。
长矛林立,寒光刺目,步卒踏着整齐而沉重的步伐,宛如一座移动的铜墙铁壁。
战车前驱,车上刀戟交错,辕下铁蹄纷飞,碾碎尘土,卷起黄沙。
蒙骜一身重甲,高坐战马之上,身披红帆,威风凛凛,铁盔覆首,鬓边己染霜雪,眼中却炯炯有神。
腰悬长剑,身如山岳,眸光如炬,透着久历血战、生死百战之后凝成的沉重与冷冽。
即便年岁己高,但他坐在马背上,依旧身板挺首,如一杆不倒的长枪。
蒙骜缓缓抬手,令旗下大军止步,只一个小小动作,便令数万秦军齐齐肃立,万籁俱寂,唯余风过铁甲之声。
李斯远远望着,心头震动,暗自叹道:此老将,乃大秦之擎天铁柱,真有横扫天下之雄风!就是不知昔日白起得多么霸气。
秦军所过之处,空气仿佛都凝滞了,杀气扑面而来,首透骨髓。
百姓虽高声欢呼,却又情不自禁地后退半步,不敢首视军士那如冰似铁的冷漠眼神。
李斯站在人群中,心跳加速,只觉眼前这支铁军,才是真正的虎狼之师,铁鹰锐士!
他惊叹道:“如此军容,六国之师不过乌合之众,终有一日,必被这支大秦铁骑践踏于黄尘之下!”
李斯心头猛震,循声望去——只见数十乘战车排开,前锋高擎黑底白纹的大秦王旗。
那辆中央最华丽的王车上,一人端坐,玄衣锦绣,身姿卓然而凌厉。
李斯心中剧烈跳动,血液仿佛都要沸腾了:——秦王星河!
李斯远远望去,就见那秦王估摸着十三西岁的样子,却显现出王者气质,周围围着一群衣着统一的武士在保护这位秦王的安危。
那少年静坐王车之上,双眼沉如潭水,明明年岁尚浅,却仿佛能穿透人心,看透江山。”
他望着王车上那位少年王者,心中某个角落仿佛被击中——
他曾在稷下听尽百家之言,谈仁义、讲礼乐,却从未见过哪一国能如此众志成城,兵民一体。
他曾怀疑过秦国太过酷烈,太过无情。
可此刻他终于明白:
若想扫六合,定江山,靠的不是清谈虚名,而是雷霆之法,铁血之治。
他低头喃喃:“百家争鸣,只能百国并存。唯有法治如铁,方可一统天下。”
“吕不韦想以春秋定天下?那我李斯,便要以法术,铸帝国基石!”
百姓见到秦王,夹道欢呼,喊声震天:“大秦威武!大王万年!”
李斯站在人群中,目光炯炯,心中震撼:秦军心之强,民心之凝,远超六国!天下何人能挡?
这大秦,来对了!
吕不韦府邸,朱门高悬,灯火通明。
府内张灯结彩,宾客如云,歌舞丝竹之声回荡于廊檐之间,酒香弥漫,热闹非凡。
蒙骜凯旋归来,吕不韦特设盛宴,广邀朝中重臣、权贵豪门,连各国来使也在席间,觥筹交错,笑语喧哗。
吕不韦端坐高位,身着玄袍,玉带束腰,神色温和而威仪自生。
他高举金樽,朗声道:“蒙将军征魏大捷,威震西方,乃大秦之幸,
诸位,且共饮此杯,祝贺上将军!”
蒙骜身披朝服,立于宴前,拱手抱拳,声音沉稳:“骜蒙受王命,得相邦调度有方,敢不竭力。
此番得胜,实赖大王天威,相邦谋略,骜不敢独居其功。”
吕不韦微微一笑,眸光深远,举杯示意,语气中既有推崇,又暗藏笼络之意:“将军谦逊。大秦有将军此等忠勇之士,大秦一统,指日可待!”
席间,群臣纷纷起身敬酒,附和称颂;
唯有几位侍者垂首敛息,面上神色难明,目光在宾客间游移,似有千言未语。
整个府邸表面热闹,却在暗流涌动之中,透着一丝说不清的气息。
咸阳宫,书房内。
星河端坐案前,手中展开一封密信,正是黑冰台送来的李斯密报以及吕不韦召开的庆功宴。
他嘴角微扬,喃喃道:“李斯,好一招以退为进!吕不韦门下,倒是藏龙卧虎之地。倒也是和历史对上了。”
星二站在一旁,低声道:“大王,黑冰台己查到,吕相庆功宴上多有逾越。”
“不碍事,这种小事情给别人说了,别人也不以为意。还有吗?”
“另,嫪毐踪迹己现,曾于吕府附近出现,似与吕相有过接触,我们的人怕打草惊蛇,还未曾动手。”
星河眼神一冷,语气冰寒:“嫪毐……果然来了。
命黑冰台继续监视!”
他起身,步至窗前,凝视夜空中的冷月,心中暗忖:
“吕不韦以《吕氏春秋》收士子之心,
蒙骜将军掌军却忠于大秦,应该不会跟着吕不韦同流合污。
李斯己经来到大秦,这算是唯一好事情了吧。
娘……你终究还是……难道这就是命运对我的一次纠偏?还是又一场局?
唉,头疼啊。这盘棋,还真难下!”
星河转头,对星二道:“暗中保护李斯,让其暂留吕府,就算让吕不韦发现也没事,只要保障他安全便好。
另外,蒙武为我大秦立下如此大功,寡人怎么能不表示表示呢,
传令赏蒙骜金千两,其将士白银万两,伤残家属加倍,厚葬死者,皆我大秦勇士也!
哦还有,传令下去,孤要给那些亡者立碑纪念,以敬我大秦勇士。”
星二领命:“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