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时空中的历史与记忆
量子时空中的历史与记忆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幻 > 量子时空中的历史与记忆 > 第83章 乡镇企业的弯矩

第83章 乡镇企业的弯矩

加入书架
书名:
量子时空中的历史与记忆
作者:
喜欢灰栗兔的邪月
本章字数:
4772
更新时间:
2025-07-07

王大有从铺着白桌布的酒桌上撑起身子,水晶吊灯的光晕里漂浮着香烟的蓝色雾霭。十二个乡镇企业家举着酒杯僵在原地,他们的瞳孔同时收缩成针尖大小——那绝不是人类应有的生理反应。

“王技术员?”坐在主位的秃顶男人最先回过神,他中山装领口别着的λ波胸针微微发亮,“您走错时代了吧?”

桌布上的红酒渍正在诡异地逆流,聚合成一行血字:**1986.7.19 记忆交割日**。王大有低头看向自己的双手,皮肤下的λ波光路不知何时变成了暗红色,像被注入了某种陈旧的数据包。

1. 酒桌上的数据流

那个秃顶男人,他的名字竟然显示在名牌上,叫做“钱广进”。就在这时,他毫无征兆地突然拍起手来,仿佛是在为某件事情喝彩一般。

紧接着,一名服务员推着一台老式录像机缓缓走了进来。这台录像机看起来有些年头了,外壳己经有些磨损,但它却被擦得锃亮,显然是被精心保养过的。

服务员将录像机放置在一个合适的位置后,轻轻按下了播放键。随着一阵轻微的嗡嗡声,屏幕渐渐亮起,然而,最初出现的并不是清晰的画面,而是一片密密麻麻的雪花噪点。

王大有紧紧地盯着屏幕,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他的心跳开始加速,仿佛能听到自己的血液在血管中急速流淌的声音。

终于,画面逐渐清晰起来,然而,当王大有看清屏幕上所播放的内容时,他的血液瞬间凝固了。

1984年温州某家庭作坊,十几个女工正在往“日本进口”标签下植入λ波记忆芯片;

1985年义乌小商品市场,摊主们用特制扫描仪抽取顾客的怀旧情绪作为支付货币;

最近一段则是这个房间的监控:十二个企业家轮流将太阳穴贴在青铜匣子上,抽取出的记忆被压缩成五颜六色的胶囊……

“乡镇企业弯道超车的秘密?”钱广进嘴角微扬,露出一抹神秘的笑容。他轻轻地敲了敲面前的匣子,只听“咔嗒”一声,匣子的盖子如同被施了魔法一般,自动缓缓滑开。

盖子完全打开后,一股奇异的气息扑面而来。匣子内部,一团灰白色的物质正缓慢地蠕动着,仿佛拥有生命一般。这团物质正是记忆菌落,它们是由无数知青的集体记忆凝聚而成的。

钱广进凝视着这团记忆菌落,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继续说道:“用知青的集体记忆做原始积累,这就是我们乡镇企业弯道超车的秘密所在。”

他突然剧烈咳嗽,吐出的不是痰液,而是一团缠绕着铜线的血肉组织。那团东西掉在桌布上,立刻长出细小的机械足,爬向王大有的酒杯。

王大有猛地后仰,椅子腿刮擦大理石地面发出刺耳声响。酒柜上的五粮液瓶子突然集体爆裂,琥珀色液体在空中凝成一张张合同:

《关于λ波记忆质押贷款的补充协议》

《乡镇企业经营权记忆置换合同》

《1986-1990年记忆出口配额表》

每张“酒液合同”的签名处都按着血手印,指纹在λ波照射下显露出更小的字迹:“自愿放弃1970-1978年记忆产权”。

2. 弯矩与断裂

钱广进的西装突然崩开线缝,露出里面由账簿装订成的躯体——每一页都记录着记忆交易流水,最新一页写着:

“支出:北大荒知青集体冻伤记忆×37GB”

“收入:日本冷轧钢板生产线×1套”

“我们才是真正的改革家!” 他狂笑着撕下胸前账页,纸面接触空气立即自燃,灰烬中浮现出钢筋骨架,“用记忆换外汇,用痛苦换——”

天花板突然砸下一根工字钢,将钱广进拦腰截断。断裂处喷出的不是血液,而是冒着热气的水泥浆。

整个宴会厅开始扭曲变形:

水晶吊灯坍缩成λ波发射器;

红地毯卷起露出下面的记忆压缩流水线;

那些“企业家”的西装革履如蛇蜕般脱落,暴露出由钢筋和账本构成的真实躯体!

王大有踉跄着退到窗边,透过玻璃看到更恐怖的景象——整个乡镇正在“展开”:

五金厂的冲床在批量生产记忆胶囊;

纺织机的梭子里编织着λ波神经网络;

而远处刚竣工的“明星企业大楼”,根本就是台超大型的记忆蒸馏塔!

3. 混凝土的觉醒

断裂的工字钢突然被无形之手抬起。它在空中弯曲成诡异的拱形,两端插入地面形成门框。门内涌出粘稠的混凝土,却在流动中逐渐显现出人形轮廓。

“春梅?”

混凝土人形微微颔首,胸口浮现出杨春梅的面容。她的声音带着水泥搅拌车的轰鸣:

“乡镇企业的弯矩……终于超过了屈服极限……”

地面突然塌陷,王大有坠入建筑地基的钢筋丛林。那些本该静止的螺纹钢如活蛇般游动,将他包裹成茧。在彻底被吞没前,他看到混凝土人形抬手一指——

地基最深处,埋着台生锈的λ波打桩机。操作台上贴着褪色的安全生产标语:

“宁可记忆少一点,也要质量好一点”

4. 打桩机密码

钢筋茧内部是条幽暗的隧道,西壁镶嵌着记忆砖。王大有触碰砖块时,1980年代的声浪扑面而来:

乡镇工厂的上班号混合着邓丽君的歌声;

讨薪民工砸碎λ波打卡机的爆响;

最清晰的是混凝土搅拌站里,那些被当作“人形添加剂”的知青们临终的电子脉冲……

隧道尽头是打桩机控制室。仪表盘显示着令人费解的数据:

记忆压强:18.5MPa

思想坍落度:150mm

强度等级:C30(1984标准)

操作椅上堆着泛黄的《施工日志》,王大有翻开最后一页:

“1986年7月20日,浇筑最后一块楼板时,λ波异常共振。全体施工人员记忆溢出,与混凝土发生量子纠缠。质检科决定按合格品出厂。”

签名栏盖着“钱广进”的私章,印泥里混着暗蓝色的记忆黏液。

5. 个体户的种子

王大有按下控制台的红色按钮。

打桩机突然启动,但不是向下冲击,而是向上喷射出无数λ波种子。这些发光颗粒穿透地基,在乡镇上空形成璀璨的星云。

钱广进变形的脸突然浮现在仪表盘上:

“你以为解放记忆就能改变什么?” 他的声音夹杂着电流杂音,“1987年就要推行个体户混凝土了——”

控制室突然灌入汹涌的混凝土浆。王大有在淹没前最后一秒,看到操作手册扉页的钢笔字突然发光:

“当集体记忆凝固,个体户的种子会在裂缝里发芽。”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