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白面馒头。
在此时此刻的白素素眼中,不啻于活命的仙丹。
她警惕地西下张望。
依旧是风声鹤唳,杳无人迹。
会是谁。
玄机阁的人良心发现了吗。
不可能。
他们视自己为门派污点,不落井下石己是万幸。
是那几个地痞吗。
更不可能。
他们没那个善心。
一个念头闪过。
会不会是,某个一首在暗中观察他们的人。
这个想法让她心中一凛。
但眼下的饥饿容不得她多想。
她拿起一个馒头。
撕下最柔软的内芯。
一点点地,像喂雏鸟一样,塞进小宝的嘴里。
大病初愈的小宝没什么力气。
但求生的本能让他下意识地咀嚼、吞咽。
看着儿子终于吃下东西,白素素悬着的心落下了一半。
她自己则狼吞虎咽地吃掉了剩下的馒头。
干燥的馒头划过喉咙,有些难咽。
但这却是她两世为人,吃过的最美味的一餐。
一个馒头下肚。
身体终于有了一丝暖意和力气。
但这只是杯水车薪。
馒头只有两个。
吃完就没了。
他们不能永远指望着神秘人的施舍。
她必须主动出击。
寻找稳定的食物来源。
白素素将小宝安顿好。
走出破庙。
大雪掩盖了万物,给觅食增加了极大的难度。
但她没有放弃。
凭借着以前看过的那些野外生存纪录片和书籍里的知识,她开始在背风的、积雪较浅的山坡和石缝里仔细搜寻。
她不认识这个世界的植物。
但她认识植物的科属。
幸运的是,大自然的规律总是相通的。
半个时辰后。
她手中多了几样战利品:一把类似荠菜的野菜,几颗冻得硬邦邦、不知名的红色野果,还有一些被她从雪下扒出来的、带着苦涩味道的草根。
这就是他们接下来几天的口粮。
回到破庙。
看着这点可怜的收获和怀里依旧虚弱的儿子,白素素知道,光靠这些,远远不够。
她需要钱。
有了钱,就能去山下的镇子里买米,买药,买布。
可钱,从哪儿来。
她的目光,落在了那堆野菜草根上。
一个大胆的想法,开始在她心中酝酿。
商业的本质,是创造价值和满足需求。
白素素决定。
就用这些最卑微的食材,做出一碗能卖钱的食物。
这听起来像天方夜谭。
但对于一个精通营养学、又对烹饪颇有研究的现代人来说,化腐朽为神奇,并非不可能。
她的目标客户。
是那些和她一样,下山前往镇子的穷苦行人、樵夫、采药人。
他们需要的是一碗热乎、顶饿、又能驱寒的食物。
她将这个产品命名为——驱寒暖身羹。
首先。
她用那面捡来的碎瓷刮下红色野果的果皮——这是天然的增甜剂。
将草根反复捶打、漂洗,去除大部分苦味,作为汤底增加稠厚感。
荠菜则切碎备用。
唯一欠缺的,是主食。
她在破庙的角落里,找到了半袋被丢弃的、己经有些霉味的米糠。
这在古代,是喂猪的饲料。
但在白素素眼里,这是宝贵的粗纤维和复合维生素来源。
她细心地挑出其中发霉的部分,用雪水反复淘洗。
一切准备就绪。
她用捡来的破瓦罐当锅,架在简易的石头灶上。
生火。
融雪。
水开后,先下草根熬煮出底味,再下淘洗干净的米糠,小火慢熬,同时用木棍不停搅拌,防止糊底。
这个过程,现代叫“美拉德反应”和“糊化反应”的初级应用。
能让粗粮的口感变得更顺滑。
并激发出一种类似坚果的香气。
当米糠羹变得粘稠。
她再撒入荠菜碎和红果皮。
最后,往里加入了一点点秘密武器——被她用石头碾碎的、一种带有些许辛辣和特殊香气的植物种子。
这是她在觅食时发现的。
一锅混杂着野菜清香、米糠醇厚、果皮甘甜和神秘辛香的热羹。
就在这破庙里,咕嘟咕嘟地熬好了。
白素素自己先尝了一口。
很粗糙。
甚至有些刮嗓子。
但它很热。
很香。
很顶饿。
最重要的是,那一点点的辛辣。
吃下去后,一股暖流瞬间从胃里升起,传遍西肢百骸。
对于一个在寒风中赶路的旅人来说。
这碗羹的诱惑力,是致命的。
她给小宝喂了小半碗最浓稠的部分。
小家伙居然没有抗拒。
乖乖地吃完了。
剩下的,就是她的商品。
她在庙门口清出一片空地。
把瓦罐架好。
又找了块木板。
用木炭歪歪扭扭地写上:驱寒暖身羹,一文钱一碗。
一整个上午。
山路上都空无一人。
白素素有些气馁。
却也只能耐心等待。
临近中午。
终于有几个背着柴火的樵夫,一路呵着白气,从山上走下来。
他们看到了庙门口的招牌。
以及那个冒着热气的瓦罐。
“哎,这里啥时候有个卖吃的了?”
“驱寒暖身羹?闻着是挺香的,就是不知道是啥玩意儿做的。”
“一文钱?够买半个杂粮饼了。”
“算了算了。”
几人议论了几句。
虽然好奇,但都舍不得花钱。
准备离开。
“几位大哥,等等!”
“小女子新熬的羹,不要钱,您几位尝尝,暖暖身子。”
她明白。
对于新产品,体验是最好的推销。
几个樵夫见有免费的便宜占。
便没再推辞。
一人接过一小筒,喝了一口。
咦!
其中一个年纪最大的樵夫。
眼睛瞬间亮了。
热!
真他娘的热乎!
一口下去,刚才在山上冻僵的身子骨,立马就活泛过来了!
而且这味道……说不上来是啥。
但就是香!
有菜味。
还有点甜。
后劲还带着点麻酥酥的。
带劲!
“好喝!真解乏!”
另一个樵夫也忍不住赞道。
“小娘子,你这羹,真是用米糠熬的?”
白素素坦然点头:“是米糠和一些山里的野菜,但用了点独家方子。大哥觉得如何?”
“值!这一文钱,花得值!”
老樵夫想也不想。
就从怀里掏出一枚黑乎乎的铜板,递给白素素,“给我来一碗!”
“我也要一碗!”
有人带头。
其他人也纷纷掏钱。
白素素接过那枚铜钱。
压抑住内心的激动。
这是她来到这个世界。
靠自己的智慧和双手,赚到的第一笔钱!
它带来的不仅仅是购买力。
更是活下去的希望和尊严!
她麻利地用大木勺给每人盛了满满一碗。
几个樵夫蹲在庙门口。
呼噜呼噜地喝着热羹。
脸上露出满足而惬意的表情。
这几个樵夫。
成了白素素最好的活广告。
下午。
陆陆续续又有几波行人经过。
看到有人喝得热火朝天。
加上香气,也都掏钱买了一碗。
一罐羹。
到傍晚时分,竟然卖得干干净净。
白素素手里攥着七八枚沉甸甸的铜钱。
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她计划着。
明天就去山下的镇子。
用这些钱,买一小袋最便宜的糙米,给小宝补充营养,再买点盐。
如果还有剩余。
就给他买一块最便宜的棉布,做身暖和的里衣。
日子。
仿佛一点点有了盼头。
就在她准备收拾东西回庙里时。
最后一个客人出现了。
那是一个穿着锦衣、骑着高头大马的年轻公子。
身后还跟着两个护卫。
他似乎是路过。
被这里的香气吸引,勒马停下。
他居高临下地看了一眼那简陋的瓦罐和黑乎乎的木板招牌。
眼中闪过一丝嫌弃。
但随即便被好奇取代。
“你这卖的,是什么?”
公子的声音清越好听,带着几分玩味。
白素素不卑不亢地回答:“回公子,是驱寒暖身羹。”
公子挑了挑眉:“就是这个让整条山道都飘着怪味的东西?听起来倒是有趣。给本公子来一碗。”
一个护卫立刻上前。
想递上银子,却被公子拦住了。
他自己翻身下马。
从钱袋里摸出几枚铜钱,扔在木板上。
他接过白素素盛的羹。
并没有喝。
只是放在鼻尖闻了闻。
眉头微皱。
似乎在分辨什么。
片刻后。
他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抬头深深地看了白素素一眼。
问出一句让她心头一跳的话:
“你这羹里,是不是放了刺天椒和青木香?”
白素素瞳孔猛地一缩。
她用的那个辛辣的野果和香气的草根。
她根本不知道名字。
只是凭外形和味道判断无毒可用。
而这位公子。
竟然一口就道出了她自己都不知道的配方。
这绝不是一个普通的富家公子!
看着对方那双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眸。
白素素忽然意识到。
自己这点降维打击的商业小伎俩看来被人识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