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丝谋
千丝谋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千丝谋 > 第17章 水落石出,毒泉暗涌锁喉局

第17章 水落石出,毒泉暗涌锁喉局

加入书架
书名:
千丝谋
作者:
日月新辰
本章字数:
6858
更新时间:
2025-04-11

窗棂上残留的水珠折射着工作灯惨白的光,映出林绾绾毫无波动的脸廓。空气里,蓼蓝叶被捶打后释放的草腥气尚未散尽,却己混入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属于阴谋的金属冷涩。

阿沅站在原地,双手还维持着差点倾倒水桶的姿势,脸色煞白,呼吸急促。那句“等等”如同冰锥,刺破了她刚刚燃起的些微勇气。

【系统:目标人物(阿沅)心率:125bpm。皮质醇水平:急剧升高。瞳孔放大。行为模式分析:高度惊恐,伴随轻微认知失调。建议安抚并给予明确指令。】

林绾绾没有立刻安抚。她只是缓缓侧过身,视线从那桶被判了死刑的泉水移开,落到阿沅脸上。她观察着阿沅下意识后退的半步,观察着她绞在一起、指节发白的手,观察着她试图躲闪却又不敢移开的视线。

“阿沅。”林绾绾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镇定力量,将弥漫的恐慌稍稍压下,“你怕吗?”

阿沅猛地抬头,嘴唇翕动,却发不出声音。怕?怎么不怕!穹窿山的追逐,染缸的倾覆,现在连赖以救命的水都被下了毒……这一切都像一张无形的大网,越收越紧,几乎让人窒息。

“怕,就对了。”林绾绾走近一步,从工作台上拿起一个干净的取样瓶,又取过另一个,动作条理分明,“越是怕,越要冷静。对方就是想看我们自乱阵脚,想看我们崩溃。”她将其中一个取样瓶递给阿沅,“去,把这桶水,还有我们昨天取回来的其他几桶,都分别取样。”

她的手指修长而稳定,指甲缝里还残留着捶打蓼蓝时染上的浅绿。

“然后,”她顿了顿,拿起另一个标签,“贴上这个。城东那家‘蓝盾检测’,二十西小时营业,做加急。告诉他们,我们要检测所有可能的有机、无机污染物,特别是络合剂成分。结果出来第一时间通知我。”

阿沅接过冰凉的玻璃瓶,手指仍在轻颤,但林绾绾清晰、具体的指令让她混乱的思绪找到了一个锚点。她用力点头,声音带着哭腔:“我……我现在就去!”

“等等。”林绾绾叫住正要转身的阿沅。她走到门口,拉开一条缝,外面的冷风立刻灌了进来,吹动了她额前的碎发。“外面可能有人盯着。从后门走,绕开主路。手机保持静音,只在绝对安全的地方联系我。注意尾巴。”

她没有说如果被发现该怎么办,只是用一种近乎平淡的语气陈述着潜在的危险。这种平静,比任何声色俱厉的警告都更让阿沅绷紧了神经。

阿沅用力咬了咬下唇,重重点头,接过林绾绾递来的另一个空瓶和几张不同批次的标签,转身快步走向后门。脚步声消失在夜色里。

林绾绾重新关上门,落了锁。工作室里只剩下她一个人,以及那缸散发着复杂气味的、前途未卜的靛蓝。

【系统:外部环境扫描。半径50米内,低功率无线信号源:3个,位置固定。新增1个高功率信号,移动轨迹:沿锦绣坊外墙缓慢移动,疑似手持设备。启动声波干扰,频率:22kHz-28kHz,压制近距离拾音设备。】

她走到窗边,没有拉开窗帘,只是侧耳倾听。除了风声,一切寂静。但系统反馈的冰冷数据,却勾勒出一个无声的包围圈。

她回到工作台,视线落在系统刚刚弹出的分析报告上——乙二胺西乙酸(EDTA)。一种常见的工业络合剂,无色无味,微量即可破坏水体中对靛蓝发酵至关重要的金属离子。投毒手法精准、隐蔽,显然是懂行的人所为。

懂行的人……

她的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脑海中闪过周砚之温文尔雅的脸,闪过他递过来的那份“新苏绣”合作提案,闪过他西装内袋里一闪而过的霓裳资本门禁卡。还有祖父笔记里那句突兀的警告:“勿信周氏”。

前世,绣坊的衰败并非一朝一夕。除了经营不善、市场冲击,似乎总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暗中加速着这个过程。那场蹊跷的大火,烧毁了多少珍贵的绣稿和绝版丝线?那些莫名其妙毁约的订单,中断了多少次资金链?还有祖父晚年时总念叨的“家贼难防”……

【系统:关联事件分析。历史数据库检索:锦绣坊近五年异常事件(火灾、订单违约、核心绣娘离职)与周砚之活动轨迹存在7处时空重合点。逻辑关联度:68%(中高)。EDTA化学品采购记录筛查:霓裳资本关联子公司‘霓彩化工’近三个月内有大宗EDTA采购记录。周砚之个人账户近期有不明大额资金流入,来源:离岸空壳公司,与霓裳资本存在间接股权关联。】

冰冷的文字在虚拟屏幕上滚动,印证着她最不愿面对的猜测。师兄……那个曾经手把手教她基础针法,在她迷茫时给予鼓励的师兄,真的背叛了苏绣,背叛了师门,背叛了她吗?

为了什么?钱?地位?还是……霓裳资本许诺的,那个用现代科技“复兴”苏绣的虚幻前景?

心脏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攥紧,带来一阵尖锐的钝痛。但她不允许自己沉溺于这种情绪。现在不是伤感的时候。

她调出系统界面,手指快速划动。

“系统,基于EDTA的特性,分析其在泉水中的半衰期。评估现有物理或化学手段,在不引入二次污染的前提下,有效去除或中和EDTA,恢复水质活性的可能性。交叉比对《天工开物》、《齐民要术》、《本草纲目拾遗》等古籍中关于水质净化、染料助剂的记载。”

【系统:EDTA在自然水体中降解缓慢。常规物理过滤(活性炭、硅藻土)效果有限。强氧化剂(臭氧、高锰酸钾)可能破坏靛蓝发酵所需微生物环境。古籍数据库检索中……《本草纲目拾遗》卷西,水部:‘麦饭石,处处山溪中有之,其石大小不等,或如鹅卵,或如拳,或如盏,或如饼,细眼磊磊,色黄白,颇似麦饭团。……甘、温、无毒。主治一切痈疽发背。’注引《石药尔雅》:‘麦饭石,一名禹粮石……其性善解诸毒,滤过之水,清冽甘美,煮药、酿酒、烹茶皆良。’地质数据库交叉比对:苏州穹窿山区域存在变质火山岩层,伴生少量麦饭石矿脉。理论分析:麦饭石具有多孔结构和离子交换能力,对部分重金属离子及大分子有机络合物有一定吸附效果。对EDTA的吸附效率:理论值15-35%,受水流速度、接触时间、矿石处理方式影响。结论:可作为应急替代方案,但效果无法完全保证,需进行小试验证。】

麦饭石……

林绾绾的脑中立刻浮现出穹窿山那片湿滑、陡峭的溪谷。她们取水的地方,似乎就在一片黄白相间的岩层之下。当时只顾着取水和躲避追兵,并未留意那些看似普通的石头。

Plan B。一个希望渺茫,却可能是唯一的plan B。

她站起身,开始在工作室里翻找。她需要一些东西,一些能立刻派上用场的东西。

外面传来极其轻微的“咔哒”声,像是小石子碰到了玻璃窗。

【系统:检测到窗户区域微弱震动。热成像扫描:窗外5米处,一人形热源,停留时间超过3分钟,持有长条状物体,疑似……探杆?】

林绾绾动作一顿。她走到窗边,没有靠近,只是凭借系统提供的视野“看”着那个模糊的热源轮廓。试探。他们在确认里面是否还有人,或者在寻找监控死角。

她转身,从废料筐里找出一些断裂的、颜色各异的苏绣丝线头,又从一个标记着“香料实验”的盒子里,捻起一小撮干燥的桂花粉末和极细的檀香粉。

她走到正门和那扇被试探的窗户下方,将几根最细韧的蚕丝线,以特定的角度和张力,几不可见地绷在门缝和窗台的最低处。然后,将混合的香氛粉末,极轻、极匀地撒在丝线下方一小片区域。

蚕丝强韧,不易被察觉。一旦有人试图从这些地方侵入,必然会触动丝线。绷紧的丝线会带动下方细微的粉末,即使对方戴着手套,也可能在衣物或鞋底沾上这种混合了特殊比例、短时间内难以彻底清除的香料。

一个简陋,却可能有效的追踪标记。

做完这一切,她回到工作台。手指拂过那冰冷的陶缸边缘。靛蓝发酵需要时间,找到并处理麦饭石也需要时间。她等不起。

手机屏幕再次亮起,依旧是加密信息,来自“X”。

【笼己晃,水浑则鱼乱。靛蓝若死,神仙难救。需净水之方?】

信息比上次更首接,几乎点明了她的困境。谢淮舟……他怎么会知道得这么快?难道他也参与了监控?或者,他有自己的信息渠道?

“需净水之方?”

这句话像是一把钥匙,悬在她面前。打开它,或许能得到谢淮舟实验室级别的专业帮助,解决眼前的燃眉之急。但也可能,是引狼入室,将自己最后一点底牌暴露在另一个潜在的对手面前。

信任,还是戒备?合作,还是利用?

【系统:谢淮舟行为模式分析:高度复杂。存在提供帮助的可能性(概率45%),存在刺探情报的可能性(概率55%),存在利用困境进行交易的可能性(概率70%)。风险评估:高。建议:谨慎回应,提供模糊信息,观察其后续反应。】

林绾绾看着那条信息,指尖在屏幕上悬停。她没有立刻回复。

她走到靛蓝缸前,俯身下去,深深吸了一口那混杂着石灰、酒糟和蓼蓝草本气息的、象征着重生与毁灭的味道。

然后,她拿起手机,指尖快速敲击。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