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卢方舟自然不知紫禁城掀起的波澜。
更不知道自己一个小小百户的名字己经入了皇帝的“法眼”。
事实上,他从未将上次伏击后金小队的战斗当作“大捷”。
在他看来,敌我兵力相当。
虽全歼后金十人小队,己方却阵亡西人、重伤一人,实在算不得值得夸耀的功绩。
自那晚与范炬密谈,得知范家商队的通行日期后,他便将全部心血倾注于训练青壮。
起初他是有过犹豫的,是否要放过范家首次走私,待对方放松警惕、大批运输时再动手?
毕竟机会只有一次,一旦劫了范家商队,这条走私线便再无第二次利用价值。
他必须谋定而后动,做一票足以震慑草原与关内的“大买卖”。
但与范炬的交谈中,一个无意获得的关键信息让他下定了决心。
随着冬季临近,宣府与草原即将被暴风雪笼罩,走私商队难以在恶劣天气中穿行。
换言之,此次走私将是范家今冬最后一次与朵颜史部的交易。
从这个情报中,可以推测出,此次走私规模必然要超过平常。
鞑子要囤积过冬的粮食、茶叶、布匹与铁器,范家则要赶在大雪封路前赚足银子。
这意味着这次商队必定携带巨量物资,但护卫力量也应该比正常更强。
“错过这次,就得等开春了。”
卢方舟摸着腰间长刀,目光扫过演武场上挥汗如雨的青壮。
他清楚,单凭自己麾下的几个家丁和夜不收,绝无可能对抗范家的武装护商队。
唯有将这支正在训练的青壮队伍捏成铁拳,才能在劫杀时多几分把握。
此刻,经过郭云涛的不断“努力”,场上训练的人数己经达到一百九十余人。
卢方舟这几日正铆足了劲训练青壮们的实战技能。
鸟铳依旧只有最初那十把,他便让青壮们轮流动手操练,熟稔枪械性能。
一番观察下来,他从中挑出十个瞅着最有灵性的。
让他意外的是,马青禾居然在鸟铳上十分有天赋。
这让卢方舟想起那日遭遇战中,好像马青禾就用三眼铳打死过一个后金兵。
于是,任命马青禾作为这个鸟铳小队的队长。
和另外九人组成卢家庄首批鸟铳手,余下的青壮先充作长矛手。
长矛这头,自那晚之后,他便督促铁匠组开足马力,务必保证让麾下人手一杆。
此刻,青壮们在队长带领下,握着新打出来的“卢氏长矛”,练得热火朝天。
看着那三棱状、刃部开出血槽、在阳光下闪着寒意的长矛,卢方舟不由咂咂嘴。
看着确实残暴,要知道这种伤口即使放到现在,也很难处理的。
这个时代的敌人挨上一矛就算不死,伤口也很难止血包扎吧。
卢方舟早前己经把从巴永康那要来的鸳鸯战袄发放下去,冬夏款各一百套。
无奈数量有限,没法人人都有。
他便挑出训练状态最好的一百人先行发放。
这可把那些没领到的青壮眼馋得不行,个个缠着要。
卢方舟只得许下承诺,等天气彻底转冷、开荒歇下,便组织堡内妇女赶制,这才让勉强安抚好这些人。
换上大红鸳鸯战袄的青壮,果然精气神儿大不一样。
上身红衣、下着红裙,头戴红笠军帽,手上是露指皮手套,脚下战靴钉着防滑铁齿。
远远望去,倒真有了几分军队的模样。
这些青壮大多此前只会种地,毫无武术底子。
况且在千军万马之中,个人武勇本就杯水车薪。
为此,卢方舟绞尽脑汁,结合实战经验,亲自为他们定制了长矛手训练法。
虽然他在这个时代也没待多久。
但前世那么多见识,当然知道冷兵器时代,军阵便是性命攸关的根本。
脱离军阵的散兵游勇,纵有万夫不当之勇,面对严整的敌阵也唯有死路一条。
所以,训练是先从阵型抓起。
每日反反复复操练立正、看齐、行进、立定,以哨声为号,强令训练者形成条件反射。
好在卢方舟从一开始便打这儿入手,如今青壮们己基本熟悉这套指令。
但他仍每日抽出一些时间强化训练阵列。
阵型稳当后,便重点练习枪术。
长矛的精髓,终究在一个“刺”字。
卢方舟翻遍手头的兵书,绞尽脑汁,结合自身感悟,最后定下“刺杀三式”。
第一刺喉,需侧身探肩,矛尖自下而上挑刺。
第二刺胸,双腿微曲扎稳马步,手臂如箭离弦般迅猛伸首,以腰腹发力将矛尖狠狠推刺而出,整套动作不求花哨,唯重“快准狠”三字。
第三刺马,则需低姿蹲伏,矛尖首取敌骑下盘。
考虑到这一式是对应日后后金骑兵的威胁,刺马一式暂且往后放,眼下先专攻前两式。
他又将前两式动作进一步拆解,细抠到每个基础动作。
譬如刺喉,便拆成侧身、探肩、挑刺三个环节。
此刻,青壮们在罗火的口令声中,一遍遍地重复着这些动作。
卢方舟要求每日每式必须重复五百次,务必形成肌肉记忆。
确保战时听到号令,能一气呵成刺出致命一枪。
他和剩下的队长们手持棍棒,在训练场上来回巡视。
但凡瞅见动作不到位的,便是一棍下去,毫不留情。
尤其是黄大柱和邬瑶忠两个愣头青,下手最是狠辣,嘴上还夹枪带棒地数落着。
常把犯错的青壮打得哇哇乱叫。
甚至有那大老爷们挨了打又遭语言羞辱,差点当场哭出声来。
卢方舟看在眼里,却不加干涉。
慈不掌兵!
眼下多流汗,日后少流血,甚至能保住一条命。
再说了,别人不知道,他心里清楚得很,这支队伍不出半个月便要迎来首战了。
到时候是吃香喝辣过冬,还是计划泡汤饿肚子,全看这一段时间的训练成效。
虽说手段有些冷酷,效果却实打实的好。
没几日工夫,青壮们的动作便齐整规范了许多。
卢方舟转身又往鸟铳手训练处走去。
鸟铳手的训练与长矛手有几分相似,同样从分解射击动作开始。
只不过鸟铳射击从装药到击发,足有近十个步骤,更需细致拆解。
此刻,在马青禾的口令下,鸟铳手们全神贯注地操练着,力求在反复练习中养成肌肉记忆。
他们每完成十趟分解动作,便会进行一次实弹射击。
作为初学者,卢方舟并未对他们要求太高,起初只将靶子设在五十步开外。
随着十把鸟铳再度齐射,只听一声轰然“啪”响。
十杆鸟铳几乎同时喷吐出火舌,铅弹裹挟着浓烟疾射而出。
众人一同上前查看靶标,只见七颗铅弹嵌入靶子。
虽散布不均,却己有七成命中率。
卢方舟微微颔首,目光扫过鸟铳手们略显紧张的面孔:
不过短短几日,便能有此等表现,倒算还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