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聚宝锅:风雪年代的逆袭
六零聚宝锅:风雪年代的逆袭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六零聚宝锅:风雪年代的逆袭 > 第41章 1964年·处暑燎原

第41章 1964年·处暑燎原

加入书架
书名:
六零聚宝锅:风雪年代的逆袭
作者:
一只颓废的大肥焦
本章字数:
3046
更新时间:
2025-04-27

金风送爽,柳树村的晒谷场堆满了金灿灿的稻谷,空气中弥漫着新米的清香。范德彪站在新搭建的农技交流广场上,看着聚宝盆兑换的扩音设备藏在雕花木质音箱里,喇叭口被装饰成传统唢呐的样式。广场西周,用聚宝盆零件改造的"新式风车"正在演示,扇叶转动时发出的声响,被巧妙伪装成木质结构的吱呀声。

"德彪哥!"虎娃满头大汗地跑来,手里攥着一封电报,"省农业厅通知,要在咱们村召开全省农业技术推广大会!"范德彪的心跳陡然加快,这意味着全省的农业骨干、领导专家都将齐聚柳树村,每一处细节都可能成为秘密暴露的导火索。

他立刻召集核心社员开会,祠堂里的气氛凝重如铅。"这次大会,是机会也是难关。"范德彪展开用聚宝盆兑换的白纸,上面绘制着会场布置图,"所有现代化设备必须彻底'改头换面',技术讲解也要用最土的说法。"他指向墙角的投影仪,外壳己被改装成古老的走马灯样式,"这个'观天仪',就说能把天上的星宿投影到地上。"

唐思甜抱着丰收,从怀里掏出用聚宝盆布料改制的围裙,上面绣着传统的麦穗纹样:"我带着妇女队连夜缝制标识,把荧光布染成土黄色,做成'护田旗'。"丰收咿呀学语,小手抓着她围裙上的金属纽扣——那是用聚宝盆零件打磨而成。

大会开幕当天,村口停满了自行车和拖拉机。省领导握着范德彪的手,语气充满赞赏:"范队长,你们村的经验可是全省的标杆!"范德彪陪着众人参观,走到用聚宝盆技术改良的灌溉系统前,指着伪装成竹制的水管:"这是老辈传的'地龙引水法',顺着地势走,能把水送到每块田。"

在农技讲堂,范德彪用聚宝盆兑换的幻灯片讲解杂交水稻技术,却将其称作"稻子配亲经"。当屏幕上出现基因图谱时,他举起一根树枝:"看这纹路,就像老辈人看手相,能看出稻子的'脾气'。"台下的农技人员纷纷点头记录,完全没察觉这些"土法子"背后的现代科学。

然而,危机在午后悄然降临。一位农学院的教授在检查"观天仪"时,发现了投影仪镜头的特殊镀膜。范德彪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却突然听到唐思甜的惊呼:"丰收!别乱跑!"孩子摇摇晃晃扑向仪器,范德彪趁机挡住教授的视线,将孩子抱在怀里:"孩子不懂事,让您见笑了。"唐思甜迅速用围裙盖住仪器,巧妙化解了危机。

傍晚,大会举行经验分享会。范德彪站在土台上,身后是用聚宝盆零件组装的简易舞台灯光,被伪装成传统的孔明灯造型。"咱们村能有今天,"他举起那口补过三次的铁锅,"靠的不是什么神奇宝贝,"他指向锅底的锈斑,"而是老辈传下来的韧劲儿,和大伙敢想敢干的心!"

台下掌声雷动,唐思甜在人群中悄悄抹泪。丰收挥舞着小手,奶声奶气地跟着喊:"锅!锅!"范德彪望着妻儿,又看向台下密密麻麻的人群,突然意识到,秘密早己不再是秘密,而是化作了千万人共同守护的希望。

处暑过后,柳树村的经验开始在全省推广。范德彪带着社员们编写《乡土农技百问》,将聚宝盆带来的知识彻底本土化。书中的"植物激素调节"变成"庄稼精气神调养","病虫害预警系统"写成"虫灾征兆辨吉凶"。这些册子被送到全省各个村庄,成为农民们争相学习的"种地宝典"。

深夜,范德彪和唐思甜坐在岩洞前。聚宝盆锅底的锈斑组成了类似火焰的图案,在月光下若隐若现。"德彪,"唐思甜靠在他肩头,"秘密都公开了,铁锅是不是该休息了?"

范德彪握住她的手,望向远处灯火通明的村庄:"铁锅从来不是秘密的终点,而是让希望生根发芽的起点。"他摸出最后一块从聚宝盆兑换的金属片,在手中反复,"往后的路,咱们要让全中国的土地都知道,只要敢想敢干,再贫瘠的地也能长出金疙瘩!"

岩洞外,秋虫低鸣,远处的鹰嘴崖在夜色中宛如一位沉默的巨人。而在它的注视下,从一口铁锅开始的传奇,正以燎原之势,在华夏大地上书写着新的篇章。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