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父母来学校
“杨宁,有人找你。”听到同学的喊声,坐在教室北侧第五排的杨宁马上向教室南后门的方向射去了目光。但她并没有看到教室外有寻找者的身影。
心里闪过一道闪电随即消失的杨宁。就要准备坐下,在心里嘀咕了一声“乱开玩笑!”
虽然这是杨宁复读的第一年,按理说她是应该有朋友的,但由于第一年高考的成绩只有200多分,要在一中复习的话,必须拿几千元的学费,为了替父母节省成本,杨宁选择了在封丘高中复读,这样只用交800元的学费就可以了。
随后杨宁就听到了“杨宁”,是母亲的声音,杨宁有些灰暗的脸色瞬间又被打上了光。
杨宁马上撂下在自己手中准备与物理试卷上摩擦的笔,欣喜的向教室南侧跑去,母亲在教室的后门探着头向里张望。
可以说杨宁是用火箭模式从自己的座位上来到教室的后门的。
杨宁喊了一声“妈”,看到自己的父亲在母亲的身后站着,又喊了一声“爸”。
爸说“这都中午了。走,出去吃个饭吧。”
杨宁扫视了一眼有些空荡的教室。对坐在座位上的罗浩说“我让贝贝帮我带的饭,麻烦你帮我吃了吧,我爸妈要带我出去。”
坐在后排这是刚才对杨宁喊有人找她的男生说“好的,谢谢。”
杨宁就随自己的父母一同往外走。
爱说杨宁这个己经过了20岁生日的大姑娘。应该呈现出稳重的底色。
但是对自己父母的到来,她感觉自己的脸上像是被画了彩绘一样,心情格外的美丽。
杨宁像一只兔子一样不断的在父母的身边跳跃着。
在去学校附近的小餐馆的路上,只有杨宁一个人的话语声。
面对父母微笑的脸庞,但沉默的声音,杨宁感觉一切都应该是这个样子。
来到距离学校大约有800m左右的那家拉面馆。父亲点了三大碗拉面。
在等待上面的间隙里,杨宁询问自己的父母“爸妈,你们怎么想起来看我啦?”声音里有掩饰不住的喜悦。
父亲说“咋啦?来看闺女还需要计划一下。”
是的,来学校看自己的闺女是不需要任何的计划。
但杨宁从上学前班开始,在她的印象中,母亲只有在自己上幼儿园脚受伤的时候接过自己一周的时间,上小学的时候由于下了特大暴雨给自己送过一把伞。其他的时间自己的父母从来没有在自己的班级里出现过。
面对其他同学父母时常来探望的情形,说不羡慕,那都是杨宁的自我安慰。
面对父亲的问题,杨宁只能哈哈的说“我就是随口一问嘛。”
当服务员的用一个铁质的托盘端着三碗面走到他们这桌的时候,父亲催促着杨宁快点儿吃面。
杨宁挑了一大筷子头的面往自己的嘴里放,像是猪八戒吃食物不懂得品尝一样。
母亲说“你慢点儿。”
虽然这一大筷头的面条进到杨宁嘴里大约只有1/3的分量。但是嘴里的承受的压力依然像是嚼了一块儿滚烫的年糕一样让杨宁不知所措。
杨宁知道自己的口腔粘膜这次肯定有所受损,但她依然吃出了这团面里不同寻常的味道。
杨宁不知道怎样准确的去形容自己口腔里的味道。像是甘霖,但又有点烫;像是甘露,但又有骨头汤的味道。
也只能用“回甘”来形容这口面之后,口腔里分泌唾液的清甜吧。
杨宁抬头傻兮兮去看父母的时候,她发现父母交换了一个眼神。
还没有留出时间,让杨宁来想自己父母眼神的韵味。母亲就说“宁,我和你爸今天来是跟你商量一件事。”
杨宁瞬间感到大事不妙,但她也知道既然母亲这样开口了,即使她阻止也是没有任何作用,杨宁故作镇定的说,“妈,你说吧。”
母亲脸上刚才有些庄重的神色换上了对外人讲道理时的那种笑容说“也没啥事,就是你大姨给你说了一个媒。”
虽然母亲说的很轻松,脸上也带着笑容,但杨宁感受到的却是五雷轰顶,犹如春天大地的惊雷一样,自己的大脑一下子被轰炸开了。
杨宁那只没有握筷子的手,狠狠的用指甲抠在手掌里,她必须让自己淡定起来。
但这个没有经过社会任何渲染的女孩,毕竟还是太过稚嫩了。她眼睛里有一股热浪滚落了下来。
杨宁又把一口面扒到自己的嘴里。或许是由于眼泪的参加,她感觉口腔里除了咸苦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味道。
努力的把面咽下之后,杨宁用袖口有些黑渍的红色羽绒服袖子在眼睛上划拉了一下,说“爸妈,我要上学。”
父亲低着头在吃面。母亲说“宁,你也别哭,我们没有逼你,只是与你商量一下。”
接着母亲说“你大姨说的这家条件不错,一家人都在北京,并且开的有厂房。你要是愿意,他们这马上要回北京,你们见个面。你就和他们一起走。”
杨宁低着头,她多希望母亲接着说,“如果你不愿意就算了”,但并没有等待母亲的这句话,母亲接着说“你看你上学,身体也不好。像你妹一样,早早结婚,把事情安排好了也不错啊。这样我和你爸也就放心了。”
如果失望中的痛苦可以像分娩一样分等级,那杨宁此刻的痛苦应该达到了女性分娩时痛苦的顶级。
杨宁征征的看了看自己的母亲,又看了看自己的父亲。
沉默着,父母碗里的面没有怎么动,杨宁眼前的面大约只吃了七八口吧。
杨宁己经做好了,撕破父母编织的网,向外奔跑的准备。
即使今天自己会让父母非常伤心,杨宁也要反抗,她不想像自己的妹妹盼睇一样,早早的就确定了自己一生的生活轨迹。